朱允熥比起扫除边患更想直接将东瀛除名,不过,那要等他彻底将自己的对手扫除,登上皇位之后,届时,他第一个目标就是向东征倭!
曾经有个叫康麻子的说过这么一句话,倭国,最是反复无常,其人甚卑贱,不知世有恩谊,只一味摄于武力……
对付这种人,就得彻底的亡其国灭其种才行。
不然的话,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得咬你一口,让人不厌其烦!
大明要是不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一隐患,恐怕日后因此倭寇侵犯的花销将会是一笔巨款。
戚祥这时已经开始有序地组织海盐的百姓撤退,他向着朱允熥这边而来。
看到对方到来,朱允熥脸上挂着笑问着戚祥:“戚将军,最近有什么比较好的伏击地点?”
闻言戚祥从怀中拿出地图,指着崇明口东南角下说道:“此处名为渔山嘴,是进入内陆的必经之路,目前那里并无士兵把守!”
看着地图,朱允熥心中略有一计已经计上心来。
想到这里就朝着远处喊道:“邓茂七、邓茂八!”
大手一招。
邓家两兄弟大步流星赶了过来,朱允熥略微思索,开始给两个人安排任务:“你们带领一千人,占据渔山嘴,若是有敌前来,不必交战,等到他们行军一半再带着伏兵出击,届时燃起狼烟!”
“是!”
邓家两兄弟抱拳行礼,立刻带兵前往渔山嘴码头。
接着朱允熥又令梁兴甫立马带兵前往崇明口,他们一行人则是与戚祥缓慢地前往海盐县。
在前往海盐县的路上,朱允熥对戚祥说了在乌程发生的事。
戚祥听完后,对着朱允熥说道:“吴王,末将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朱允熥十分不以为意的摆摆手:“戚将军,但说无妨!”
戚祥说出了自己的心中的想法。
“这些年来,倭寇渗透两浙之地甚重,甚至一些朝廷命官皆与之往来,为了针对这一现象,浙江的锦衣卫也进行了反渗透。”
“如今浙江的锦衣卫总指挥使谭世隆与我是至交好友,我从他那里得知,如今倭寇之中也有我们的人正在暗暗潜伏。”
“吴王若是觉得有些可以利用的地方,倒不如跟我去见一见谭世隆,说不定会有什么意外之喜!”
朱允熥没想到浙江境内还是有能人的,竟然针对倭寇的渗透进行了反渗透,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见见浙江的锦衣卫指挥使谭世隆了。
福建漳州处,赵羾与足利义满的大军对峙于此。
赵羾总督浙江、福建近五万的兵马,其中水军一万人,可以说所有的兵马大权都在他手上。
可就是如此,赵羾手握重兵多年,对于倭寇的叩边依旧没有丝毫的建树。
甚至,倭寇已经形成与安南、交趾、元蒙同等级的巨大边患,让朝廷为之隐忧。
若不是朝廷自己内乱,赵羾这个位置都快坐不了多久了。
尽管如此,赵羾都没有作出丝毫的改变,他这些年与足利义满交手大大小小数十场,虽然不说有大胜但也没至于大败。
他好像是一个求稳的人,并不在意能有多大的功绩,只要不出大乱子,那他就不必作出什么激进的动作。
只要牵制住足利义满的大军,剩下的那些小打小闹,谁能说他怎么样?
也就是这样的心理,让一些兵官对他并不满意。
当朝廷下令让朱允熥和朱能前来剿倭的时候,他是不屑的,他与倭寇交手多年,对于这些倭寇是什么德行最为清楚。
只要牵制住足利义满的人,那些小股倭寇打一阵秋风就会离开,也就任由他们去了。
当朱允熥征调三千水军的消息传来时,他简直快要被这位吴王的天真笑出声来,直接把信件撕碎,无视了朱允熥的命令。
“将军,那毕竟是吴王的命令,我们确定要抗旨不遵吗?”
广恩伯刘才还是有些不太确定地问着,生怕会得罪这位吴王。
“吴王?只不过是一个无兵无权的傀儡王爷罢了,不过,若是直接抗命也不好,不如你挑选三百名水军的伤员以及老弱病残,送到我们吴王那边去好了。”
赵羾大马金刀的坐在座椅上,一脸的讥讽。
见到对方如此糊弄,刘才张了张嘴,最后终究是没有把想说的话给说出口。
无奈下,只得前去水军大营按照赵羾说的去做,毕竟,谁让人家是他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