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天神色凝重地向周宁禀报:“侯爷,据可靠消息,众多北元官员以及贵族已然逃窜至北元皇宫之中寻求庇护。”
周宁微微颔首,表示对此情况已有预料,他语气沉稳地回应道:“那武元皇帝向来贪生怕死,自然会早早下令严守皇宫以求自保。”
就在此时,一名探子快马加鞭地疾驰而入上京城内,待到临近周宁身前时才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后单膝跪地抱拳行礼,而后急切地禀报道:“侯爷!北元的援军距此地已不足一日行程!”
周宁闻言眉头微皱,但很快便恢复镇定,果断地下达命令:“传我指令,命众兄弟速速撤回,做好随时撤离上京城的准备!”
那探子领命之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转身前去召集其他同伴执行撤退任务。而周宁则趁此间隙悄悄移步至王一天身旁,压低声音在其耳畔低语了几句。
只见王一天面色一紧,旋即重重地点头应下,随后便带领着一队人马迅速离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夜幕逐渐笼罩大地。然而直至天色完全变黑,大周的军队始终未对北元皇宫发动攻击。但此刻身处城墙之上的众人却能清晰望见城中火光摇曳,无数火把犹如火龙般穿梭游动于大街小巷之间。
与此同时,阵阵喊杀之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上京城。显然,大周的军队正在城内大肆杀戮,而那些困守在皇宫中的人们面对如此惨状却是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唯有眼巴巴地望着这一切发生。
众多满怀热血与豪情壮志的北元官员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们心急如焚地渴望冲出去与大周军队一决高下。
然而,他们的请求却遭到了谢进冷酷而坚决的回绝。因为对于谢进来讲,守护陛下的安危才是重中之重,任何冒险行动都可能将陛下置于极度危险之中。
深沉静谧的深夜笼罩着繁华喧嚣过后的上京城,白日里的人声鼎沸已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万籁俱寂。但就在这看似平静的一天一夜里,无数人亲身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永生难忘的噩梦之旅。
身为北元赫赫有名的战将——谢进,此刻正独自伫立在城头,凝望着那无边无际的漆黑夜空。他的心头沉甸甸的,忧虑如同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上心头。
东方的天际逐渐泛起鱼肚白,黎明的曙光慢慢驱散了黑暗。谢进就这样彻夜未眠,双眼布满血丝,但目光依旧犀利如鹰隼。
他紧紧盯着下方那些严阵以待、士气高昂的大周士兵,心里清楚,那个令人恐惧的时刻终究还是来临了——大周军队即将对皇宫发起猛烈攻击。
正在此时,一阵高亢嘹亮的呼喊声骤然响起:“谢进!快快前去转告你们的皇帝武元,此次本侯爷暂且放他一马。不过下一次,定当亲手斩下他那颗项上人头!”
喊话之人正是大周军队中的镇北侯周宁,只见他骑在一匹雄健的战马上,手中挥舞着寒光闪闪的长刀,威风凛凛,不可一世。
谢进气得满脸通红,怒目圆睁地吼道:“周宁!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竟敢如此口出狂言,难道真以为我会怕了你不成?有种你现在就放马过来,本将军定当全力以赴,随时恭候你的大驾光临!”他那愤怒的声音在空中回荡着,仿佛要将整个战场都震得颤抖起来。
周宁却毫不示弱,仰天一阵狂笑之后,大手一挥,带领着手下的众多兵马扬长而去。望着周宁远去的身影,谢进心中暗自思忖:这周宁向来诡计多端,此番匆匆离去,莫非其中暗藏什么阴谋?想到此处,谢进不敢轻举妄动,只得按兵不动,静静地等待着时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谢进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生怕一个不小心便落入了敌人的圈套之中。许久之后,见四周并无异样,谢进这才小心翼翼地派出几名探子前去侦查周宁的动向。
又过了好一会儿,只见一名探子如离弦之箭般急匆匆地飞奔而来。还未及站稳脚跟,便气喘吁吁地向谢进禀报:“将军,大喜啊!大周那边已经撤兵啦!”
谢进闻言,心头一震,但仍有些半信半疑,连忙追问道:“此事当真?可曾看清楚了?”
那探子连连点头,肯定地回答道:“千真万确,小人亲眼所见,大周的军队确实撤退了。”
得到确切消息后,谢进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一些。经过反复确认无误,他立即快马加鞭,将这一喜讯飞报给武元皇帝。
得知大周撤兵的消息,武元皇帝原本紧皱的眉头瞬间舒展了开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心中暗想:此次危机总算是安然度过了,想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