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帝国的首都,宏伟壮丽、气势磅礴。在金碧辉煌的宫殿内,周仁帝端坐在龙椅之上,他那威严的面容此刻却毫无表情,目光冷冷地凝视着下方恭敬站立着的大总管德喜。
“朕问你,可曾寻得老九的下落?”周仁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威压。
大总管德喜心中叫苦不迭,额头上不禁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他深知周仁帝对九皇子周宁的关切之情,更明白此次九皇子以身犯险深入北元腹地的举动有多么重大。
原来,周仁帝听闻九皇子周宁为了保卫大周的安宁,毅然决然地孤身一人闯入北元领土,直捣北元皇城上京城而去。正是因为九皇子的英勇行动,成功迫使北元军队撤军,从而解除了大周帝都所面临的危机。
得知此事后的周仁帝内心深受触动,他感慨万分地想到:老九竟然如此忠君爱国,为了帝都和整个大周的安全不惜将自己置于险境之中!这般英勇无畏的行径实在令人钦佩不已。
然而,就在前几日,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听到周宁进入北元后便杳无音讯的传闻,竟打起了珍宝阁的主意。他们企图趁机侵占九皇子留在珍宝阁中的财物。
但这些人的如意算盘很快就落空了,因为周仁帝早已下令让神秘而强大的影卫出手,将那些心怀不轨之徒统统抓走。同时,周仁帝明确告知众人,任何人都不得染指属于老九的东西。
此时,大总管德喜深吸一口气,稳定住心神,然后小心翼翼地向周仁帝禀报:“启禀陛下,刚刚收到细作传来的最新消息,九皇子已然成功攻破了上京城。可惜的是,只差那么一点点就能攻破北元皇宫了。若非关键时刻上官飞率军及时赶到,恐怕北元皇帝武元早就成为九皇子的阶下囚了。”
周仁帝那张如雕刻般冷峻的面庞毫无表情,他用低沉而威严的声音缓缓说道:“这些事情朕心中早已有数,若不是如此,北元又怎会轻易退兵?然而此刻,朕最关心的还是老九的下落究竟如何。”
站在一旁的大总管德喜赶忙躬身答道:“回陛下,九殿下当真英勇非凡!他在北元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可谓是掀起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血雨腥风啊!只可惜最终还是被北元那位威名赫赫的大将军上官飞给逼入了西域之地。自那时起,便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讯。不过陛下放心,奴才已然派出人手前去打探消息了。”
周仁帝微微眯起双眼,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周宁当时可能面临的艰难处境。他深知北元人的凶悍与草原环境的恶劣,能够一路杀到北元的家门口,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项堪称惊天动地的壮举。
想到此处,周仁帝不禁暗暗点头,心中对这个儿子多了几分赞赏和担忧。
过了片刻,周仁帝再次开口道:“务必要尽快查清老九的下落,朕实在是忧心他的安危呐。”
此言一出,大总管德喜顿时面露惊愕之色。要知道,他侍奉在周仁帝身旁数十载,从未曾听闻过这位冷酷无情的帝王会如此直白地表达对某位皇子的关切之情,这着实令人匪夷所思。一时间,德喜竟不知该如何回应才好。
就在几天前,一则消息如同一道惊雷般传入了太子的耳中——周宁竟然消失在了北元!
当太子听闻这个消息后,他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极为复杂,那是一种混杂着惊喜、难以置信以及无法掩饰的兴奋之情。
与此同时,在帝都某一处庄园里,太子周明正与众多权贵人士围坐在一起,他们觥觥交错、谈笑风生,气氛热烈非常。
坐在一旁的吏部尚书魏无忌见状,连忙起身敬酒,并笑着说道:“恭喜太子殿下,如今您心中最大的隐患已然除去,实在是令人欢欣鼓舞啊!”
太子周明终于回过神来,他仰头大笑起来,笑声回荡在整个宫殿之中。笑罢,他轻蔑地摇了摇头,说道:“哈哈,那个老九可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自以为是之人!竟敢贸然前去攻打北元皇城上京城,这岂不是自寻死路吗?”
尽管魏无忌内心深处同样对周宁恨之入骨,巴不得将其早日铲除,但此时此刻,他也不禁暗自钦佩起周宁的勇猛无畏。
毕竟,如果不是周宁如此不顾一切地以身犯险,只怕大周的边关早已被敌军攻破,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魏无忌看着有些得意忘形的太子,还是小心翼翼地提醒道:“话虽如此,这周宁倒也算死得其所,确实为我大周解除了一场危机。只是太子殿下您此次行事或许稍显急躁了些,不该这么快就对珍宝阁下手。此举恐怕会引起陛下的不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