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关的守关先生在看到杨林的对联后也忍不住夸赞一声,尤其是那字体纤细有力,自带风骨,让其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一旁的漂亮小郎君担心这副对联被这守关先生抢走,立马将那副对联收起来。
“先生看完了吧,这副对联已经被杨郎君送给我了。”
守关先生闻言暗道一声可惜,不过他也不好横刀夺爱。
“小郎君,你叫什么名字?是海阳哪里人士?”
过关后,杨林询问道。
“我姓赵,就住在海阳,我要去找我大兄了,不和你聊了,祝你好运。”
“王兄,这姓赵的基因都这么好?他大兄莫不是赵卓然吧?”
等小郎君走后,杨林一脸好奇地说道。
“那谁知道,赵卓然早就进去了,现在恐怕已经到了诗词关,我们快去,看看他能做出什么好的诗词。”
王不器现在也习惯了杨林嘴中时不时冒出几个他听不懂的词语。
两人拾阶而上,前往下一关。
只是当两人来到这一关时并没有看到赵卓然。
“李兄你来晚了,没有看到刚才海阳学馆的赵卓然是何等的意气风华,他只用了盏茶功夫就写出桃花仙这首佳作!”
“什么?看来这次海阳文会,魁首就要易主了啊!”
……
杨林没想到那个赵卓然竟然已经答题结束了。
听着众人的议论声,杨林和王不器也迈步走向悬挂诗词的地方。
正中央的宣纸旁,墨迹已干,那首《桃花仙》跃然纸上,仿佛有淡淡桃花香随风飘散。
诗中描绘的仙境,桃花纷飞,仙人对弈,意境悠远。周围观者无不沉醉,有的甚至轻声吟诵,仿佛亲眼见到了那片桃林仙境。
杨林细细品味,眼前似乎真的出现了一片桃花盛开的秘境,仙风道骨之人悠然自得,一时之间,他也对这位赵卓然充满了无限好奇与期待。
王不器看到这首桃花仙也不得不感叹一声:“赵郎君果然大才,若是只论诗词一道,我自叹不如,不过经义文章才是我的强项,杨兄我去润笔了。”
杨林勉励一句,然后又看了这首桃花仙一眼,迈步走向另一处桌案。
“看来想要在这文会上一鸣惊人,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不过好在我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杨林呢喃一句,然后提笔写下《桃花庵》三个字。
这一关是以桃花自喻,要求一炷香内写出一首诗词,然后交由守关的先生评判,合格者方可进入最后一关。
按照往年的通关率,这一关往往会筛掉绝大部分人,仅仅有七八人能够进入最后一关。
孙玉文早一步来到这里,这一关的考题他早就知道了,他爹为此可是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并且还请人提前准备好了诗词。
通过这一关,他就能在海阳声名鹊起,前段时间的负面影响也会相互抵消。
就在杨林刚写下诗名的时候,孙玉文又带着他那两个好友走了过来。
“泥腿子,你的诗词想好了吗?等下莫要写出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这种幼稚的句子,不然会被人笑掉大牙的。”
孙玉文一脸讥讽地看着杨林。
杨林也是无语了,这孙子出生的时候是把脑子留在胎盘里了吗?
“我说你烦不烦,不在我面前显摆一下你就浑身难受是吧?也不知道你从哪来得优越感,一边玩去,本郎君可没闲工夫和你墨迹。”
杨林是真烦了,这个叫孙玉文的就像苍蝇一样围着他嗡嗡叫,要不是场合不对,杨林都想让他知道花儿为何那样红了。
孙玉文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继续挑衅:“哼,我看你还是早点认输吧,免得一会儿出丑。”
他身旁的朋友也跟着起哄,笑声刺耳。
这边的动静也吸引了一些其他文人的目光。
大景人喜欢看热闹,见有热闹可看,这些人也都围了上来。
杨林眼神一凛,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再言语,只是轻轻提起笔,墨汁如丝般滑落,在纸上跳跃。
他笔走龙蛇,字字铿锵有力,仿佛每一笔都带着不可一世的傲气。
周围人逐渐安静下来,目光聚焦于杨林身上,只见纸上诗句渐渐成形,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才情与气势,让孙玉文的脸色渐渐变得难看,周围的嘲笑声也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惊叹。
王不器也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