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和李逸为扩大领土而征战不休之际,一场名为“群英会”的盛会在一座繁华的城中盛大举行。
城中四处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氛围。各方豪杰、谋士、名将皆收到了邀请,纷纷身着盛装,怀着各自的心思步入会场。
曹操面带从容自信的微笑,与各路英雄拱手寒暄:“诸位豪杰,今日能在此相聚,实乃曹某之荣幸。”
李逸则目光如炬,在一旁谨慎观察着每个人的细微表情和言行举止。
突然,一位神秘的人物出现了。他身着黑袍,身姿挺拔,却看不清面容,周身散发着一种神秘莫测的气质。他一入场,便吸引了众人好奇的目光。
“此人是谁?从未见过,竟如此神秘。”有人忍不住低声询问身旁之人。
但无人能确切知晓其来历,而他那犀利的目光却始终紧紧锁定在曹操和李逸身上。
在宴会进行到高潮时,主人笑容满面地提议举行一场辩论,主题便是如何结束这乱世,实现天下太平。
众人听闻,顿时来了兴致,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曹操双手背后,目光坚定,慷慨陈词道:“吾以为,当以武力平定四方,再施以仁政,方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归心。”其言辞激昂,引得不少人频频点头称赞。
李逸向前一步,拱手说道:“主公所言甚是,但末将觉得,还需重视人才,广纳贤良,方能制定出周全之策,成就大业。”
有人反驳道:“武力只会带来更多杀戮,应以和为贵。”
又有人应道:“乱世之中,和谈何容易?没有强大的武力,如何立足?”
一时间,众人各抒己见,场面热烈而激烈。
然而,在这看似和谐的氛围中,却隐藏着种种阴谋和算计。
那位神秘人物趁众人争论之时,悄然退至角落,与一些心怀叵测之人暗中勾结。
神秘人物压低声音道:“等会听我号令,务必将曹操和李逸一举拿下。”
那些人纷纷点头,眼中露出凶光,紧紧握住手中的兵器,只待神秘人物一声令下。
此时,曹操正与众人激烈辩论,全然未觉危险将至。李逸虽有所察觉,但在这众目睽睽之下,也不好轻举妄动,只能暗自警惕。
辩论愈发激烈,各方观点针锋相对。
“光有武力,若不得民心,也难以长治久安!”一位谋士据理力争。
“但若无武力支撑,一切皆是空谈!”另一位将领大声反驳。
就在众人争得面红耳赤之时,神秘人物突然高喊一声:“动手!”
刹那间,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如恶狼般扑向曹操和李逸。
李逸反应迅速,挥剑抵挡冲在前面的敌人,大声喊道:“保护主公!”
曹操身边的侍卫也纷纷拔剑,与刺客们展开殊死搏斗。
一时间,宴会上刀光剑影,杯盘破碎,原本的热闹祥和瞬间被血腥和混乱所取代。
曹操怒目圆睁,吼道:“尔等何人,竟敢如此大胆!”
神秘人物冷笑一声:“曹操,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李逸奋力拼杀,护在曹操身前,身上已多处负伤,但仍毫不退缩。
就在曹操和李逸陷入绝境之时,突然,会场外传来一阵马蹄声和喊杀声。
“莫要伤害主公!”原来是曹操的援兵及时赶到。
援兵如潮水般涌入会场,局势瞬间逆转。
刺客们见势不妙,开始四散逃窜。
“一个都别放过!”李逸咬牙切齿地喊道。
曹操望着混乱的场面,脸色阴沉得可怕。
“主公,此地不宜久留,先回营帐再做打算。”李逸说道。
曹操微微点头,在众人的护卫下离开了会场。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曹操和李逸意识到,敌人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阴险狡诈。接下来,他们又将如何应对这复杂的局势?
回到营帐后,曹操怒不可遏,狠狠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物件都跳了一跳:“竟敢在群英会上行刺本公,定要将幕后黑手揪出来碎尸万段!”他的脸色铁青,双目仿佛能喷出火来。
李逸身上缠着绷带,伤口还在隐隐作痛,说道:“主公息怒,此次行刺显然是精心策划,对方筹谋已久,我们需从长计议,切不可自乱阵脚。”
曹操来回踱步,脚下的步伐急促而沉重,沉思片刻后说道:“李逸,你速速派人去查探那些刺客的身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