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中突然传出谣言,说李逸在暗中谋划篡位。这一谣言瞬间让京城陷入了恐慌,百姓们人心惶惶。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甚至在街头对李逸的军队指指点点。
李逸意识到,这是奸臣们的又一阴谋,目的就是要彻底打倒他。在这危急关头,李逸的部下在京城外悄悄集结,准备随时接应他。而李逸也决定不再坐以待毙,他秘密联络了一些正直的大臣,准备在关键时刻揭露奸臣们的罪行。
就在一场宫廷争斗即将爆发之时,边境传来急报,说游牧民族再次集结大军,准备反扑。这次他们不仅兵力众多,而且还联合了其他部落,来势汹汹。
消息传到京城,朝廷上下一片哗然。奸臣们趁机再次向皇帝进谗言,说这都是因为李逸和曹操得罪了游牧民族,才导致他们再次入侵。皇帝一时不知所措,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而李逸深知边境的危机刻不容缓,他当机立断,决定不顾奸臣的阻拦,立刻返回边境抵御外敌。
李逸决定立刻返回边境的消息不胫而走,奸臣们岂能放过这个阻拦他的机会。
他们在李逸出城的必经之路上设下重重关卡,以各种理由拖延李逸的行程。李逸心急如焚,与守关的士兵据理力争,但对方却坚决不放行。守关将领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李将军,没有上头的命令,您可不能过去,这是规矩,咱也没办法不是?”李逸怒目而视,大声喝道:“边境战事紧急,你们这般阻拦,是何居心!”
就在僵持不下之时,李逸的一位亲信悄悄潜入城中,找到了之前与李逸秘密联络的正直大臣。这些大臣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痛斥奸臣们的自私和短视,强调边境安危关系到国家存亡。一位大臣慷慨激昂地说道:“如今边境危在旦夕,若不放李将军前去,一旦边境失守,国将不国,届时尔等又将何去何从?”
皇帝在大臣们的劝说下,终于下令放行李逸。李逸带着军队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赴边境。途中,不少士兵因过度劳累和饥饿而倒下,但他们依然咬紧牙关坚持前行。
然而,由于耽搁了不少时间,当李逸抵达边境时,游牧民族已经发动了多次进攻,曹操的军队苦苦支撑,伤亡惨重。城墙多处破损,士兵们满脸疲惫和血迹。
李逸迅速投入战斗,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但游牧民族这次准备充分,战术精妙,他们采用迂回包抄的战术,让曹操和李逸的军队防不胜防。
战场上,硝烟弥漫,杀声震天。李逸指挥着士兵们奋勇抵抗,但敌军的攻势一波接着一波,仿佛永无止境。李逸的战马都已累倒,他徒步杀敌,身上多处负伤。
就在局势万分危急的时刻,李逸突然发现了敌军的粮草营地。他心生一计,决定派出一支奇兵,偷袭敌军的粮草。这支奇兵由他最信任的副将带领,他们乔装打扮,绕开敌军的巡逻队。
可在接近粮草营地时,还是被敌军发现,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奇兵们拼死作战,终于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成功点燃了敌军的粮草。粮草被烧,敌军顿时大乱。
曹操和李逸抓住这个机会,率领大军发起反攻。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终于击退了游牧民族的这次进攻。但他们还没来得及休整,就收到情报,游牧民族的后续增援部队正在赶来的路上,而且人数众多,装备精良。
与此同时,军中的粮草和军备也所剩无几,伤兵满营,军医们忙得不可开交。一些士兵开始出现消极情绪,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恐惧。
李逸和曹操紧急商议对策,他们决定一方面向朝廷请求增援和物资补给,另一方面派出使者前往周边的部落,试图寻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