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李逸站在营帐前,望着远方,心中满是对攻打东吴的筹谋。
曹操神色凝重,对李逸说道:“此次攻打东吴,事关重大,切不可掉以轻心。东吴地势复杂,水网密布,且敌军善于水战,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他们据江而守,水军实力不容小觑,我们得想出应对之策。”李逸拱手回应:“主公放心,末将定当全力以赴。只是这一路上,还需主公多多指点。”
大军开拔,一路浩浩荡荡。然而,路途艰难,天气变幻无常,时而暴雨倾盆,道路泥泞不堪,车马难行;时而烈日炎炎,士兵们酷热难耐,口渴难耐。更糟糕的是,粮草的运输因道路状况频频受阻,不少粮车陷入泥沼,延误了行程。
曹军好不容易抵达东吴边境,却发现东吴早已做好了严密的防御准备。城墙高耸,箭楼林立,护城河宽而深。城楼上,东吴将领威风凛凛,指挥若定。东吴士兵们严阵以待,士气高昂。
曹操观察着敌军的防御工事,沉思片刻后说道:“李逸,你率一队精兵,从侧翼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记住,不可恋战,见机行事。”李逸领命而去,他挑选了一队勇猛无畏的战士,迅速向侧翼奔去。
战斗打响,李逸所率部队奋勇冲杀,喊杀声震天。东吴守军果然被吸引过去,曹操趁机指挥主力部队强攻城门。但东吴守军顽强抵抗,滚石、热油不断倾泻而下,曹军伤亡惨重。一名年轻的曹军小将被热油烫伤了脸,仍咬牙坚持冲锋,却不幸被一支飞箭射中,倒在血泊之中。
李逸在侧翼的进攻也遭遇了顽强的阻击,敌军的弓箭手箭如雨下,李逸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李逸心急如焚,他挥舞着长剑,大声呼喊:“兄弟们,跟我冲!”身边的一名副将为了保护他,挺身而出,却被一块滚落的巨石砸中,当场身亡。
曹操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不能尽快突破,士气必将受挫。就在这时,一名探子来报,发现敌军后方有一处防守薄弱的地方。曹操当机立断,亲率一队精锐骑兵,绕道突袭。
在突袭的途中,曹军遭遇了一片沼泽地,马匹陷入其中,行进艰难。曹操果断下令弃马,徒步前进。士兵们在泥泞中艰难跋涉,不少人陷入沼泽,拼命挣扎。
经过一番激烈的冲杀,曹操终于突破了敌军的防线。李逸也趁势加强了进攻,与曹操里应外合。
东吴守军渐渐不支,城门终于被攻破。曹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
然而,东吴军队并未放弃抵抗,他们在街巷中与曹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每一条街道,每一间房屋,都成为了战场。
在一处狭窄的胡同里,曹操遭遇了东吴的一名猛将。那猛将手持长戟,威风凛凛,大声喝道:“曹贼,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两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斗。曹操侧身躲过对方的猛刺,反手一剑划伤了猛将的手臂。猛将吃痛,攻势更猛,曹操沉着应对,寻找着对方的破绽。终于,曹操瞅准时机,一剑刺中猛将的胸口,猛将轰然倒下。
经过数日的激战,东吴军队终于溃败,曹军占领了城池。但曹操和李逸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城池需要攻打,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
城中百姓人心惶惶,曹操下令安抚百姓,严禁士兵骚扰民众。同时,他和李逸开始整顿兵马,筹备粮草,准备迎接下一场更为艰难的战斗。
曹操和李逸在刚刚占领的城池中忙碌不停。一方面要安抚百姓,恢复城中的秩序,另一方面还要重新规划战略,准备下一步的进攻。
这时,从后方传来消息,曹军的粮草供应出现了问题。由于路途遥远,运输困难,加上敌军的骚扰,后续的粮草无法按时送达。
李逸忧心忡忡地对曹操说:“主公,粮草不足,我们的行动会受到极大限制。而且如今军中已经出现了粮食短缺的情况,不少士兵都只能半饥半饱,长此以往,恐怕会影响士气。更糟糕的是,一些受伤的士兵因为缺乏充足的营养,伤口愈合缓慢,病情有加重的趋势。”
曹操沉思片刻后说道:“立刻派人去周边地区征集粮草,同时加强护送队伍的兵力。另外,通知士兵们,务必节约用粮,共渡难关。”
然而,征集粮草的过程并不顺利。当地的百姓因为战乱,粮食储备也十分有限,而且对曹军心存疑虑,不愿意轻易交出粮食。
曹操决定亲自出面,他身着朴素的衣裳,不带一兵一卒,走进百姓之中。他向百姓承诺,只要战争结束,一定会让他们过上安稳的日子,并给予相应的补偿。百姓们被曹操的诚意所打动,纷纷拿出一部分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