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
仲谋兴师荆楚,汉家烽火飘扬,关羽兴师岀襄樊,浩气长缨缚苍狼,威名震四方。
陆逊还施奇谋,桓侯兵发三江。旨在收取吴疆土,欲叫吴狗尽遭殃。吴主途渺茫。
上文书中说到孔明问张飞到底主张是北伐还是东征。桓侯来了一句,司马懿的主意便是吾的观点。这一句奇葩式的话把众将搞懵了,因为众人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孔明在猜,姜维也在想,唉!简直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这个屠猪贩狗之徒,简直就是一个怪胎,说话做事就是不跟常理,要是腹语能杀人的话,他起码会被众人杀死上百次。桓侯见众人都在纳闷,他解释说,我们现在的情况取决于曹魏,他们要打,我们奉陪。
他们若不想打了,各守边界的话,我们可以让他们先活一段时间,毕竟人家曹魏是受汉天子刘协禅让的,有一定的合法性。
此言一出,众人又开始腹骂起来,你这个该死的张老三,有什么话明说还不行吗?又是禅让,又是合法。曹丕既然是正统合法,你第一个又跳出来在成都推举昭烈皇帝继统?你他娘的就是一个怪胎。
桓侯对众人说道:“你们不妨想一想,曹魏还有什么人可以领兵来与我们一战?夏侯楙躲到羌胡地区不知所踪;曹真被打得肝胆俱裂;副手郭淮也死于王平将军的剑下;司马懿呢?两个儿子一死一伤。所幸他的两个儿子成婚的早,要不然的话,司马家就该绝后代了”。
姜维问曰:“侯爷,要怎样通知司马懿确定战和事宜呢”?桓侯曰:“你原是魏人,可写一封信问他一下,叫他派人来讲和”,你能做到吗?
姜维说“晚辈倒真的做还不到”。翼德曰“与吾取字笔来,俺老张写一封信去慰问一下司马仲达,他看过信之后,也许会来议和呢”!
说到这里之时,早有执事人员铺好宣纸,并且研墨以候了。只见翼德提起了笔,众将要看他写些什么,纷纷围拢来观看。
只见张飞写道“大汉定国公张飞致书与小魏平西都督司马仲达:众人看到这里,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目前蜀汉的势力比人家曹魏要小一些,单看这种称谓就让人感到诙谐。大汉小魏!哼,你干脆写成老子张飞有话跟儿子司马懿说,这样的话还直接了当些。
张飞继续书写“碧眼小儿孙仲谋听你的的唆使,来当这个岀头鸟,吾当然要去棒打他。至于西线战事的话,你和曹真俩都督看着办,从夏侯楙到你们三人,已经损失了兵马五六十万,有名战将死了一二十个,无名之将要上百名。特别是仲达二子一死一伤。若念后代繁衍之不易,倒可来一决雌雄,如不然,可上书魏明帝我那侄子,好好的守住疆界,别在惹事生非了。现在的就是两句话,来与我一战,或者不战各守疆界”。
写完之后,叫姜维派人送与魏营的曹真和司马懿,众人一看,“啊,这也行”?
孔明叫姜维立刻派人送往魏营。他对众将言道“现在曹魏损失惨重,早已士气不振,军中早就有了阴影。已经无力抗衡我们了,翼德此信就是为他的找一个台阶,司马懿也是智略深沉之人,他会清楚桓侯之用意,派人前来修和的。众人当然不信。
可是第二天大家又议事时,姜维匆匆进殿,脸上带着几分喜色,“丞相,桓侯,那司马懿果然派使者前来求和了。”众人皆惊,没想到事情竟如丞相所料。姜维把来信呈与桓侯,张飞随手又递与了孔明,诸葛亮拆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魏大都督曹真、平西都督司马懿回信给蜀汉定国公张翼德阅:我二人将你的乞和书信上奏与我魏主明帝,魏主下旨曰:朕以阅过下国张飞的信笺,因此看在亲戚的份上,下旨让曹真、司马懿二都督准予你的和议,两家各守边界,勿在相争,否则尔休怪朕不认亲戚,必将尔等打入轮回,永不超生。
就这样,一封无聊的书信,两家就停止了战争。于是桓侯命马超仍然去镇守凉州;派魏延,王平与老将严颜,陈式赵忠带十二万大兵守御雍州陇西诸郡,并命马谡也在魏延、王平的部下仍为参军。协助二人防魏。自己与孔明班师回汉中,到了汉中。又令张合,黄忠以及冷苞,吴桢分兵十万,留守汉中。
就这样,诸葛亮北伐的意图全部实现了,蜀军占据了雍凉,切断了曹魏与西域各国的来往,有马超和魏延带众将以及二十多万人马守御雍凉,曹魏就是举全国的兵力也难以攻下。何况张飞又令张合等人带领大军十多万在汉中,作为二州的后援。因此蜀兵基本上可以全力东征,不用担心管理西线之事了。
为了让众老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