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茶,问道。
“元直你也是足智多谋之人,岂不知天下大势吗?张飞说,现在曹操平定了北方,算是已得天时;而孙权小儿承父兄基业领守江东,有三江之固,算是地利,大哥和我们将来开辟西南,横跨荆益为人和,先奠定三分之势,周郎小儿和鲁肃也不是等闲之人。他们会以长江为界,扫灭江南势力,占领巴蜀以地以南对抗曹操,所以我们要趁早布局,以对应即将爆发之事”。
徐庶没想到张飞的眼光竟是这般长远,他略略沉思了一下,问张飞,“那么我们先据荆襄,就是和江东共享江南之险了吗”?对目前的规划的确是这样,不过我大哥与刘表是同宗,他不会去夺同姓之基业,我们的实力也夺不了他的地盘,因此只能采取守势,我和大哥很快就会去请孔明出山,为了满足诸葛亮的面子,有可能需要三次去拜访他才岀来。
他会对大哥提岀联合东岀对抗曹操的策略,其中也包括我刚下说的,建议先占荆益的策略,不过有些事情以后再说,我只能先给你说这里,现在我们先回新野准备出访孔明。
“你指挥打败了曹仁,夺取了樊城,破了八门金锁阵,体现了你的才能,我二哥会看重你的,他也会和你真心相处,共同挑起守护荆襄的重任”。张飞说道。
“请翼德放心,吾自当领命,与二将军在一起,与主公镇守好一方天地”。徐庶应承说。
他们在樊城住了一天。等到其他燕将回来之后,起程来到新野,刘备闻报,亲自出城迎接,在城里安排好徐母的住处后,大家在县府大堂聚会。
在大堂上也只有几个人,刘备,关羽,张飞,还有贾诩,陈群,徐庶,他们在一起讨论了一此今后的一些事情,用于徐庶和贾翊与张飞交流过,知道些大略,刘,关和陈群现在也没有什么可摆的,也只是说些类似家常的话。
自从张飞交底之后,徐庶找机会接近关羽,他从张飞那里得知关羽熟读“春秋”。便从上面找到了相同的话题,渐渐的拉近了关系,关公见徐元直放下身段来结交自己,心下也感到欣慰,也从内心接纳了徐庶。
再说南阳岀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天才人物。他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本是山东徐州琅琊国阳都人,父亲叫诸葛珪,曾任过泰山郡丞,亡故过早。他们兄弟姊妹跟随任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投靠刘表。兄诸葛瑾受鲁肃推荐在孙权帐下为官,大姊嫁与荆州大族蒯家蒯琪,曾任东三郡房陵太守。二姊嫁与庞德公之子庞山民。
他从小就与众不同,虚心求学,有过目不忘之能。他后娶了大族黄姓黄承彦的女儿,叫黄月英,乳名叫阿丑。但是是当时少有的才女。而黄承彦与荆州牧刘表是连襟关系,都是荆襄大族蔡氏之女,蔡瑁的姐姐。他也穿梭于荆襄各阶层之中如游鱼。因此他收集到荆襄的一切重要情报。
据说他小时候拜先生在私塾求学,当时的先生以鸡鸣来确定下堂时间,当然那只鸡打鸣成了定律,为了多学到一点知识,他每天都带了此大米或玉米,在鸡叫之时投喂。延长先生的教学时间。
随后又拜在水镜先生司马徽的门下继续求学,一次先生岀了一个哑迷让他猜,只见水镜把食指弯着向他一点,他明其义,连忙后退三步,向水镜先生鞠躬,水镜问他何以,他向先生解释说“多谢先生相信他能做首曲一指的高官”。并表示真到那个时候,他会尽其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水镜先生又对他说“你既有如此本领,你可在不动我手脚的情况之下让我起来让开现在的这个位置?诸葛亮立刻找到一杆长竹竿去捅先生头顶上的瓦,那瓦直掉下来,眼看要落在先生的身上。水镜赶快起来让开了座位。孔明笑着说先生你在坐地,学生却在“捅天”。
先生又道,你可让我寸步难行不?孔明趁先生脱鞋上坐时悄悄的把他的鞋子拿掉,使先生无法下地。经过多次的试探。司马徽对他说“汝可努力勤学,方不负天赋的聪慧。将来必为国家栋梁之材。
孔明还精通音律,特别喜欢“梁父吟”这首曲子。后来长大学成,他与颍川徐庶,博陵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为密友,与庞德公之侄庞统也是好友。并与庞士元并称“卧龙,凤雏”。
再说徐庶走后两天,有水镜先生司马徽来访,他对刘备说,“听说元直在此,特来一会”。备曰“元直收到一封书信,说老母被曹操囚禁在许都,徐元直立刻心绪不宁,二天前去许昌了”,司马徽曰“元直好糊涂呀,此次中曹操之奸计矣,素闻徐母最贤,虽为曹操所囚,必定不会驰书召子,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之,徐母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