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曹操初战败三江,无端指责蔡与张。周瑜忌妒诸葛亮,旬日要箭十万芒,孔明妙策精遁甲,料算三天雾锁江,草船借得十万箭,一计轻呵气周郎。
上文说到曹操在三江口与周瑜交兵,最终损失了二三万人,他撤回营后,召蔡瑁张允责问了一顿。说东吴兵少,自己却败在吴兵之手,是二人不用心之故。
二人连忙辩解说道“荆州水军久不操练,而青、徐之兵,又坐不惯船,更不熟悉水战,所以初次接战才会败于周瑜。应该先建立水寨,青,徐军在中,荆襄水兵在外。每天操习调练,到他们掌握水上战术时,方可与吴兵接战。
曹操不耐烦地对他们说,“即用你们为水军都督,那么关于水军的一切事情,你们可以自行处理,便宜行事嘛,何必事事都来禀我”?
于是蔡瑁,张允就开始训练水军,他们在沿江一带分了二十四门。用大船围在外边做城郭,小船能在里面通行。晚上用灯光照亮,由于蔡瑁张允调训水军的方法很得体,周瑜也深知若是二人训练好水军,江东将不得安宁,于是他又靠近曹操水寨在仔细观察,曹操放出船来也没有抓到他,在蒋干的神操作之下,周郎巧用反间计杀了蔡瑁张允,改用毛阶,于禁为水军都督,二人无奈,只得沿用蔡张之遗法训练水军。
在这段时间里,周瑜与孔明的争斗也没有停止过,当他知道诸葛亮也知他让曹操中计杀掉了心腹之患蔡瑁张允之后,他又想寻机再杀了孔明,当然孔明是不遂他愿的,他借军中急需弓箭为由,让孔明十天之内为他造好十万支箭,但孔明却算定三天之后会有大雾迷江,而曹操的水军无作战的能力,不敢出寨作战。最多只能以弓箭退敌的弱点,向鲁肃借了二十只大船,并在船上两边布满布幔和草人,趁着浓雾逼近曹操水寨,最终诱曹军向他们船上胡乱射箭,以草船借箭的方式回击了周瑜,又象隆重的打了周瑜一计耳光!周瑜知道结果后不得不叹服说“孔明神机妙算,吾真不如他”的话。
箭支是够用的了,可是要怎么计划进兵呢?毕竟双方兵力对比实在相差太远了,周瑜邀请孔明商议怎样对付曹操,孔明说我想了一计,可破曹军;周瑜也说吾思得一谋足以让曹操丧胆。他先问孔明何计?孔明说你我先不要说破,我把我的计划写在手上,你也把你的谋略写在手上,我们俩个一齐打开看是否一样,那时再作安排。周瑜答应说好,当下命人笔墨伺候,两个写完后同时展开了手掌,只见二人手心里都写着一个火字,就是两人一把火,成了炎,这一个炎就把八十三万大军有一半送上了西天,当然这是后话,表过不题。
曹操平白无故的送了东吴十余万支箭,荀彧向他献计让曹操派人也到周瑜营中诈降,以为内应,好通传周瑜的消息,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他派蔡瑁的族弟蔡中蔡和到周瑜营中去诈降,却被周瑜看破,不过周瑜也没有说破,并将二蔡留在营中,好让他二人反传消息。就这样,蔡中蔡和被分到先锋营,在吕蒙手下做事,为了让他能准确的把信息传到曹操那里,周瑜还在议论大事时让他兄弟俩在大帐参与听众人讨论。
这天黄盖来找周瑜,他对周瑜说,曹军八十多万,我军才五六万,跟他们长期相持,对我们都没有好处。周瑜曰莫非黄老将军有什么计策能速胜曹操不成?黄盖说我的确想了一计,想与都督商量,若能成功,可以让将士减少伤亡,周瑜问他何计?
黄盖曰可以用火攻之计行之,瑜问曰何人教你献此计策?黄盖说是吾冥思苦想出来的,周瑜说本都督早就想好这个计策了,所以才留蔡中蔡和在营,就是让他们把一些消息传报与曹操去。但是除以火攻计以外,还要先以苦肉计去诈降,使曹操不致生疑才好进一步安排落实火攻之谋。
黄盖说那就让吾来执行头一步计划吧!俩人商议了一阵黄盖才退了出去。
第二天周瑜升帐,孔明也侧在一边。他当时下令各营,说曹操大兵有八十万之众,不是一朝一夕能破的,吩咐众将各领三个月的粮草,准备长久御敌。当时黄盖站了岀来,说若是这个月还破不了曹兵,那就干脆听从张昭等人之言,与曹操议和为上,向北称臣,免得生灵涂炭,不然的话别说三月粮草,就是领十个月的也成不了什么事!
这番话激怒了周瑜,他当即大喝一声,大胆黄盖,先是汝等劝我与曹操决一死战,现在又来劝吾投降,真是反复无常之人,如此乱我军心,当立斩不赦。黄盖更是顶撞了几句,周瑜立刻命人将他拿了推出营外斩首。吕蒙立刻出班求情,说黄公覆是江东三世老臣,还望都督饶他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