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侯。张飞升任车骑大将军,赐定西桓侯,领司隶校尉。赵云为翊军将军,权知江夏府,黄忠为节义将军,张合为谏议将军,太史慈为诩义将军,文聘为迁义将军,张辽为武义将军,徐晃为武卫将军,甘宁为结义将军,魏延杨奉,苏飞并为虎贲中郎将,关平为立义校尉,刘封为偏将军,周仓为执戟郎中,裴元绍为后军都尉,高顺为忠武将军,臧霸为顺义将军。
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处理一切军政大事,以徐庶为尚书令,陈群为御史中丞,蒋琬为主簿。简雍孙乾糜竺并为从事。
崔州平权知武陵府,石广元权知襄阳府,孟公威权知江陵府。其余的文武官员原职不变。马良兄弟为赞军校尉。
各官受职之后,各自返回任所去了。在张飞的建议下,在襄阳,江夏,江陵,武陵四府,由当地衙门拨款修建英烈祠。并立下了纪念碑,由军师将军诸葛亮撰文,昭烈蜀公刘备亲笔书写。并命工匠刻于碑上,其文曰:
三年以来,于攘除奸凶、光复汉室之役中捐躯赴难的忠魂们英灵不朽!
近十年以来,跟随蜀公驰骋疆场,征伐各地而殒身之豪壮之士,浩气长存!
自光和七年黄巾起事以来,追随蜀公披肝沥胆,矢志不渝,不幸舍生取义的英烈壮士们千秋共仰,万古留芳!
大汉皇帝建安十四年春,军师录军国重事诸葛亮撰文,蜀公刘备手书。
张飞的这次修政改革方案虽然在史籍中找不到相关的资料。也许是在以后的改朝换代中,由于战乱的毁坏没有遗传下来,不能成为各朝各代的施政参考方案,但也是在那个封建的君主专制下,却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变政改革!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沿各大河流两边都整垦出田地达十万余亩,疏通河道一千多里,官道直通八十一郡县,有的直接通到乡镇。在各河道上架了几十座桥梁,整个荆襄大地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没有难度的,这次改革虽说是百分之七十的人拥护,但还是触犯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他们多方制忖,阳奉阴违政令,有的还重利煽动愚民闹事。当事变传报到襄阳,刘备召集两班文武商议解决的问题,张飞力主用铁腕手段,强制镇压。他说任何规定都是不破不立,我们既然能够打碎一个旧世界,就能够建设一个新世界。他还亲带兵到闹变的地方去强行镇压,才在明面上基本稳定了下来。
这一年的天公也算作美,各地粮食作物都得到了很好的收成。这时各地征兵名册上报上来,刘备张飞和孔明察对数字,九郡共征兵近三十万。三人须过核无误后,立刻下令调魏延训练新兵。本来现在荆襄集兵五十余万,诸葛亮却来了一个大规模的裁军,并大肆宣传为了节省军费开资,裁掉十多万老弱病残士兵。早有细作报往许昌和柴桑,曹操和孙权都听说刘备大兴农业,又裁掉了十多万人,现在荆州可用得上的兵不会超过十一万。
孙权得知刘备大裁军,知是张飞的主意后,暗中骂桃园三杰成不了大事;曹操也说怪不得刘备先前在许昌就想种园,看来我把他并为英雄,还真是太抬举的了,不过他并没有放下心来,并令细作尽快的打探,原因是他不相信张飞、诸葛亮、徐元直等尽是深谋远虑之人,不会做出这种欲盖弥彰的事情来。要知后事如何,下章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