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时,尽力的清除河中的石头淤泥,加固河堤,并修建渠道,引水灌溉农田。在张飞的大力支持下,东江,北江,西江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元江和李仙江也实施了改土归流,还有郁江,桂江,鉴江都施以了极大的治理,当然这些需要民众的大力支持,不过居民们先是惧怕,有些是敷衍了事,后来看到了这些都是利民惠民,就从敷衍了事变为积极起来了。
各大河流的疏通和清理,并加固了河堤。减少了洪水对河道周边的泛滥的淹没和冲刷,使沿河道两边的土地,因惧怕洪水的淹没而废弃的土地都利用起来了,并开垦为农田。同时减少了水土的流失。使肥沃的土壤得到了保全,让土地更加适合于耕种。
交州虽然临海,但是同样有雨水不均匀的状况,治理好河道,从上流修建了老式的大型水库,并扎好了一些大坝。蓄存了大量的水源。在干旱的时候放水灌溉了许多的田地,也解决了一些地方的人畜饮水问题。让许许多多缺水的旱作地变成了能生产的土地和农田。
并在河滩地开垦岀大量的基本农田,解决了一些佃农无地可种的难题。通过这样的治理,交州人民与洪水作斗争,从水里抢出了上万公顷的田地来。
当然这些工程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它是当时最艰巨的伟大工程,当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在治理河道整顿水源的同时,邓方召集各郡县官员众议,遵照张飞的嘱咐,发动官民修建官道,虽然不是像现在的这样平缓能过汽车,但是人畜通行却没有问题,历来都是要得富,先修路,只有路通了之后,才能互通有无,把这里多余的东西运到外地,把需要的东西从别的地方运过来。
并在一些狭窄河道上速建造了石拱桥,减少渔船渡江的危险,平定交州之后,汉中王拥有荆州,益州和交州之地,三州并连在一起,建立起了一个稳固的大后方,拱卫起一个永久性的战略支撑点。尤其是三州的官道比魏吴的通畅了许多,军队的粮食运转的速度提高了好几倍。这也是孙权和曹操都没有做到的。各州府郡县都有官道相通相连,有的村镇相通。
并在交州大兴文教,推动教育推广,将北方先进的东西都在南方传播,比如水稻的种植,冶金业,煤业,手工艺,蜀绣等等都传教于南方,所以落后的交州也迅速发展起来了。
南方王化之后,桓侯班师回荆州,他顺着来路回来,依旧北上五岭,回到郴州,来到衡阳。
再说黄巾余匪于森等人勾结长沙区星人又在作乱,张飞在远征交州时就听说了,不过当时一心一意的南征,所以没有功夫搭理他们,当然也是量定他们成不了多大的气候。
在南征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于森伙同张武之侄张霸,章溢,叶深等人,竟然聚众十万有余,以岳麓山为根据地,长沙人韩胤乃是原长沙太守韩玄的族侄,当年魏延杀了韩玄献城投降关羽之后,韩玄一族没有受到株连。韩玄之弟韩浩带了数百人投靠了曹操后,年幼的韩胤随着寡居的母亲蔡氏没有北去。
十多年后他成长起来,视蜀汉诸人为仇敌,当于小八来联络他作乱时,当时也是一拍即合,煽动勾结了一批亡命之徒与于小八勾结在一起,打出的口号是刘备是北方人,强占了荆襄九郡已属僭越,本该休养生息,反而任由张飞到处征伐,加重了众百姓的负担。
为了不被张飞拖着到处去横征暴敛,埋骨他乡。大家聚众起兵反抗,里应外合攻克了长沙。然后又向零陵进军,关羽本该岀兵往讨,但又听说叶深等人与碧眼小儿有勾结。
的确,孙仲谋听说于森又叫于小八,张霸等人在荆州腹地作乱,他立刻令细作与于小八,张霸,叶深等人取得了联系,原来张武是东吴首席谋士张昭的远房堂弟,他受张昭的挑唆带人举行了暴乱,当时的刘表让刘备带兵剿灭了他们,还夺取了他张武的坐骑的卢马。
众亡命之徒共推举于小八为都元帅,韩胤与张霸为左右副元帅,孙权又暗中资助了衣甲弓弩,粮草器械,并派陆逊调大军陈兵边境,做岀与这伙矛贼遥相呼应的态势,牵制了关公动兵,心高气傲的关羽自然是以孙吴为重,没有针对这个草寇。孙权暗中派人让他们尽量的扰乱蜀汉的一统之路。只要蜀兵若要平乱,就会延迟时日。
于小八等人仗着一身蛮力占领了长沙,衡阳和零陵三郡共三十余县,并在岳麓山上依山傍水修筑寨子,安排好鹿角,里面建有宫有院,还抢劫哄骗了一些女人在内作为内室。平素多调粮食辎重物资屯集山中,以作固守之计。
张飞班师回来后,听着了这些情况,唉,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