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倍长,云大惊,不想此外也有如此人物,他展开七探蛇盘枪,与之相斗;却不料马遵、习,梁虔率兵返杀回来。两路夹攻。魏军占据地利优势,蜀军渐露败象。赵云无奈,只能率残部突围而出。姜维拍马追来,幸得高翔,张翼带兵杀来,战退了姜维。接应赵云退回营去。这一战蜀兵损失了三四千人。
经此一战,马遵对姜维更加器重,感叹道:“幸得伯约识破奸计,不然天水危矣。”姜维则抱拳回道:“此乃分内之事,还需小心防范,蜀军狡诈,必然还有后招。”
且说赵云等人回到大营,说姜维识破了丞相之计,并设下了反埋伏,损失了四千余人,请丞相治罪,孔明言曰“吾刚才还与众将谈论军机,却不知马上就已应验,错不在将军,是吾小看了中原人物,罪在本相。不过子龙可知来将是谁”?
当下有南安降卒曰“此子是天水郡冀城人姜维,字伯约,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可说是当时之英杰也”,他立刻打听姜维的底细,原来这姜维出身于天水郡冀县,父亲姜冏是本郡的功曹,在抵御羌人的战斗中不幸捐躯,父亲死后,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他的母亲也是贤淑之人,她总以先贤们作为榜样,训导姜维,在母亲的教育下,他逐渐成为成为了一名出众的少年英才。
少年的姜维聪慧好学,尤其偏喜大贤郑尚书郑玄的经学,经常是爱不释手,在学问中探索出经世之道。那时的陇西局事动荡,羌人胡族经常侵扰民众,朝廷先后任用了董卓、马腾和韩遂镇抚雍州。
姜维年纪虽小,却是胸怀大志,并以霍去病为榜样,从小就以镇抚边疆为己任。凭借自己的一身武艺来护卫家乡百姓的安危。
他开始研习兵法,勤练武艺,并经常与勇士们切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军事才能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了少见的少年英杰,并受到太守马遵的赏识,拜为本郡的中郎将。
赵云又夸赞姜维的枪法与众不同,当下孔明得知姜维的根脚之后,他对众人说,吾令欲取天水,不想有此人物,遂起大军前来。
再说姜维。他回见马遵曰“赵云败去后,诸葛亮必定会亲自带兵前来,他一定会认为我军俱在城中,吾建议将本郡的兵马一分为四,某率一支伏于城东,太守与梁绪、尹赏各带一军往城外埋伏以待,只叫梁虔带领众百姓于城上坚守。太守马遵依从他的计策分拨了人马进行了安排,只待孔明前来。
再说孔明自为先锋,带兵向天水进发,将到城边,孔明下令全军,“但凡攻城,孔明下令全军,“但凡攻城,不可轻敌。须初到之时,激励三军,鼓噪直上,如拖延时间,便成了疲军,一旦丧失了锐气,便极难破也。”他传令叫吴班、张嶷带军攻打西门;
叫张南、陈式带人攻打北门;叫刘封、马忠带兵攻打南门;自己带兵攻打东门。单说孔明来到天水东门,远远望见天水城,只见城墙上旗帜飘扬,却不见多少守军,心中暗自生疑。这时,探子来报,说四周并未发现大量敌军埋伏迹象。孔明心想,此乃姜维故意为之,想迷惑我军。
于是孔明派出小股兵力佯攻东城门,自己则率领主力悄悄向西城门转移。姜维在城东久等不见蜀军主力,心中暗觉不妙,料到孔明可能识破,立即率军赶往西城。
此时,西城门的蜀军正要攻城,姜维率兵突然杀出。孔明早有防备,蜀军列阵迎战。姜维直取孔明而来,孔明羽扇一挥,身边将领纷纷上前抵挡。双方混战在一起,一时间难解难分。
正在胶着之际,突然蜀军后方一阵骚乱,原来是马遵率领伏兵赶到。尹赏,梁绪也带兵前来蜀军腹背受敌,梁虔又率兵卒从城杀出,前后夹击。形势危急。孔明虽临危不乱,无奈敌军围裹甚急,包围圈也越缩越小。
正在万分危急之时,忽见老将黄忠、张合、甘宁、太史慈带兵杀了进来,只见四员大将在阵中左冲右突,天水人马怎能抵得往四员猛将的生力军?天水人马很快就败了下来。孔明此时他令旗一挥,蜀军变换阵型,集中力量把天水人马分割包围。
此时魏延也带了一军从南门杀进了天水城,换下了魏兵旗帜。姜维连忙杀出一条血路,向冀县而去。马遵被高翔等人擒获,尹赏在混战中被刘封砍死。梁绪被太史慈一戟刺死,梁虔被黄忠箭射身亡。蜀汉大军立即开进了天水郡。
孔明对黄忠等人曰“吾还是小看了姜维!若不你等老将相助,几乎被迫入窘境,小小的天水郡竟然有此人才,只是可惜走了姜伯约”。黄忠曰“丞相何须如此,我等得桓侯飞鸽传书,才能成此一功,张文远和老严颜也受桓侯密令,此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