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多谢兄长如此看顾刘备。
刘表又对他说,如今黄祖新败,江夏失守,为兄与贤弟商议,以报黄祖之仇,刘备规劝说“黄祖性格残暴,不能容人,所以才有此祸;倘若提兵东指,如曹操南来,两线作战,对我们不利”。
刘表又试探他说“为兄已老了,近来又患了病症,贤弟先来帮助我,以后可自领荆襄之地,自为荆州之主”。刘备连连推辞,声言万一发生不测,荆州之位当传于你二子之其一,我刘备都会尽力而为的辅助他们的,请兄长放心。
刘表对此非常满意。后来刘琦来拜见玄德,他说后母蔡氏为荆襄的继承问题不能相容,请刘备岀个保命之策,但这些情况张飞早已料到,他也嘱咐了刘备的应对之法。
于是刘备以春秋时期,晋献公家事的事情来引导刘琦,说当时献公死后,诸子争位,太子申生在内而亡,公子重耳在外而安的事情来捉醒刘琦。并说孙权丢下江夏,公子可以向父亲提出去守江夏,吾自会助你。
第二天,刘表召集众人议论江夏之事,公子刘琦向父亲进言,要去驻守江夏,以防孙权。刘表转身问玄德意见如何,刘备问他“兄长统辖荆州,有多少兵力,粮饷怎样”?
刘表说:“马军有七八万,兵兵有二十万,水兵有十万,全军总合近四十万,钱粮多在江陵,各地的钱粮能支一年之用”。
玄德按照张飞所教,他对孙表言道“依弟之见,江夏乃是江东西上的要塞,人手单薄不如不守,所以需要重兵以防,主持之人需亲近之人才可放心,琦公子主动提岀镇守正合时宜,但为防重蹈黄祖覆辙,可以给琦公子骑兵一万,舟兵三万,步卒五万才能守助江夏。
刘表说“琦儿虽贤,但性格懦弱,怎能统帅十万大军”?刘备对他说:“兄长可点文聘将军为副,辅佐琦公子,吾回去后再让我三弟翼德照应一下可保无事,有琦公子全力以防江东,兄长自可专心应对曹操了”。
刘表应允,他把文聘唤上堂来问道“文将军,你可愿意随琦儿守江夏吗,”文聘回答说“文聘谨遵主公之命,愿意扶保刘琦公子以守江东”。
刘表吩咐他说,“你到江夏之后,须全部听从琦儿安排,琦儿的话便是老夫之话”,他用眼光一扫蔡瑁等人说“任何人的话你都不要听从,万一有什么情况,可向新野张翼德将军寻求帮助”。文聘领命。当下刘表下令,让刘琦继黄祖为江夏太守,领建威将军。调马军二万,舟师三万,步兵六万,共十一万大军,以文聘为副将,出镇江夏。
蔡夫人与其弟蔡瑁,蒯越反对,刘表置之不理。至此他们更恨玄德,暂时搁下不题。
刘备回到新野,把事情给众人说了一遍。于是张飞抽空到了江夏,略施小计就与文聘混得滚瓜烂熟,由于二人随时切磋,他都输与了翼德,张飞又点拨了他一些击技,因此文聘心悦诚服的信任张飞。
张飞又把徐庶,甘宁,苏飞叫来与大家作了介绍,当下由公子刘琦做主,元直与陈群为左右谋士,又有甘宁,文聘等勇将和大军将江夏把守得固若金汤,东吴几次试探,都被轻松的去退。
再说曹操罢了三公之职,自以丞相兼之,他分部下把持了要职,又见水兵训练得以有成效,只差实战问题。他召集众人商议南征一统江南。当时南边探马报说徐庶不知去向,刘备又重新拜了一个军师,二十八九岁的样子。复姓诸葛,单名亮字,字孔明,操练人马。
当下夏侯惇哈哈大笑,他说刘备越来越不行了,竟然拜如此小儿为军师。荀彧劝他别轻视文人,他说诸葛小儿焉得与您,仲德和公达等人相比?吾愿领兵出征,定要生擒刘备,活捉诸葛亮,不胜不还。
曹操令他立下了军令状后,封他为大都督,统领大兵十万,以韩浩,夏侯兰为先锋,于禁李典为副将,浩浩荡荡往新野而来。
早有报马报入了新野,刘备和孔明接到了军报,当下孔明大吃一惊,因为上文说到他与张飞打赌之事,果然跟张飞预先说的一样,领兵的将领与兵马一致不差,至此他终于认可了张飞的谋略,所以他也坚信能在博望坡用火攻之计大败夏侯惇大军。
由于张飞事务繁琐,他必须找一个人来替刘备岀谋划策,提点三军。而诸葛亮更是不二的人选,他的谋略比贾文和、徐元直略胜一筹,因此张飞选中了他,所以让他主持大计,点兵派将。
当下孔明与刘备升帐,令人去樊城召回赵云,令为前部。他也就点起将来。只见他抽出第一支大令,叫关羽带三千人马往豫山埋伏,曹兵来时不要交战拦截,让他们直接过去。待曹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