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
汉室衰微如暮,群雄逐鹿中原。何进无谋天下乱,董卓横凶烽火燃,刘协苦不堪。
魏武奠基功着,曹丕在邺登坛。献帝台前冠冕换,大魏开篇新史传。炎同篡逆沿。
上文书中说到一代枭雄曹操因病去世。文武百官尽皆带孝举哀。随即派人去世子曹丕,鄢陵侯曹彰,临淄侯曹植,萧怀侯曹熊处报丧。众官用金棺银椁将操收殓,星夜扶灵柩往邺郡而来。曹丕闻听父亲已丧,放声大哭起来。
他当即率文武臣属出城十里,伏道跪迎榇入城。停于偏殿。邺城官僚们换上了孝服,聚众嚎哭于殿上。当时有中庶子司马孚言曰“世子请节哀,暂且商量大事要紧,休作这儿女之态”!他接着说“魏王即薨,天下震动。必须早立下嗣王,方能以安众心。为何只是哭泣也?
众臣都说世子是应该继位,但是没有天子的诏命,这样搞不符合规律,会惹起一些人的非议。这时兵部尚书令陈矫出班对众人说“魏王薨于外边,爱子私立,倘若彼此生变,那么天下将变,则社稷危急矣”!只见他拔出宝剑割去了自己的袍袖,大声的说“今天就请世子曹丕嗣位,文武众官如果有不同意、甚至反对他话,那么,他的下场就会与这只袍袖相同”。
当下就镇住了文武百官,这时忽报华歆从许昌飞马而来,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百官的又惊惧起来。不大一会儿功夫,华歆进来了,于是大家一起来问他的来意是什么?华歆说“今魏王薨逝,天下震动,何不请世子嗣位,以安众心”?
众官曰“正是因为来不及等候皇帝的命令,才公议欲以卞夫人的慈命立世子曹丕为王”。歆曰“吾已经请得了天子诏旨带来了,请大家遵旨意行事”。众人皆踊跃称贺。华歆当众取出了天子诏命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命无常唯有德者居之,慈尔魏王操,生平东征西讨,以辅王室功勋作着,今天不假年,因病而逝。朕念其功德,特诏令世子丕嗣父之爵,承袭魏王,望卿体朝廷倚重之情。勿负朝廷之意,早早嗣位,继效忠诚,再振汉室。以安天下士民之心。特遣侍中大夫华歆奉旨传闻,该王勿辞,早早袭位。且布告天下,咸使与闻。
大汉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十一日甲寅,皇帝特诏。
原来这华歆素谄事魏,故先草此诏,再去威逼献帝盖印降诏,献帝无奈只得依从,因此下诏加封曹丕为魏王,领丞相兼任冀州牧。曹丕当即择吉日登位,接受了大小官僚的拜贺,然后起居于魏王宫中。
他集众文武大臣饮宴庆贺之时,忽然有人来报,说他的二弟鄢陵侯曹彰在长安带领十万大兵来了!曹丕大惊,他连忙向众文武大臣们问道:“众位文武,各位公卿大臣们,孤这黄须二弟,平日性情刚直不阿,并且武艺高强,先王深器重于他;今统领大军前来,必定是来与孤争位,大家有何良策,可解此厄”?
这时阶下有一人答言说待臣去见鄢陵侯,一定说服他放弃兵权,主动退兵。众人视之,乃谏议大夫贾逵是也,众人齐声说,的确只有贾大夫你才能担任此等退兵的重任,那就麻烦你去一趟吧!
当下贾逵带了几十个随从,来到了曹彰的营中,曹彰问曰“先王玺绶安在”?逵曰“家有长子,国有储君!先王之玺绶在乎,非君侯之宜问也”,曹彰无言,乃与贾逵同入城,到了宫门之前,贾逵问他曰“贤侯你带大兵前来,是奔丧呢还是有其他的意思”?
曹彰答曰“先王驾崩,但为人臣子者,特来奔丧,乃孝义所至,焉有二心哉”!逵曰“君侯即无异心也,今拥兵入城,何也”?
曹彰即叱退将士,只身入内,拜见了长兄曹丕。兄弟二人相见之后,相抱痛哭了一阵,曹彰即将兵马交给了曹丕,自回鄢陵去了。
于是曹丕安居了王位,他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加封华歆为相国,贾逵也有升赏。王朗为御史大夫;大小一应官僚尽皆封赏。谥曹操曰武王,葬于邺郡高陵,令李典董治陵事。
却说华歆奏曰:“启禀大王,鄢陵侯已经交割了兵马,赴本国去了,然尚有临淄侯曹植,萧怀侯曹熊竟然不来奔丧,大王可令人赴二处问罪”。曹丕从之。当即派岀了两个使者,往二地兴师问罪去了。不多日使者从二地回来,对曹丕报告说“启禀大王,萧怀侯曹熊惧罪身亡。临淄侯曹植与丁仪,丁廙二人日日酣饮,悖慢无礼。小臣奉命到后,临淄侯高坐不动”。
丁仪还大骂为臣说“昔日先王曾有意立吾主临淄侯为世子,是被为谗臣所阻,现在先王驾崩还没有多长的时间,便来问罪于骨肉。是什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