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楙都督帐下的的心腹将领裴绪是也,今奉夏侯都督将令,特来求救于天水,安定二郡,当下南安危急,每日在城上纵火为号,专等二郡救兵。多日不见兵到,乃令吾杀透重围,来此告急。可星夜起兵作为外援,都督若见二郡兵到,便开城门接应。谅曰“汝带有都督文书乎”?裴绪连忙贴肉取出文书,却被汗水湿透。略教一视,急令手下之人与他换了乏马,便岀城往天水而去。没过二日,又听说又有报马报说天水太守已经已经起兵往南安去了,叫教安定早早接应。 崔谅听闻此言,心中犹豫不定。但想到夏侯楙乃是曹魏驸马,若不施救,日后恐遭怪罪。于是决定出兵救援,他点齐兵马,只留文官守城。开城向南安方向行进。
行不多远,忽遇一军拦住去路,为首大将正是魏延。魏延大声喝道:“崔谅,你中计了,还不快快下马投降!”崔谅大惊,欲回头撤军,却发现后路也被蜀军截断,原来是关兴和张苞依诸葛亮之计早已绕到后方。
崔谅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迎战魏延。几个回合下来,崔谅渐感不支,心中后悔不迭。就在此时,他手下的士卒纷纷倒戈,原来那两名心腹军士按照诸葛亮之计,早已在崔谅军中策反。
崔谅见状,长叹一声,知道大势已去,只好下马投降。魏延押着崔谅来见诸葛亮,诸葛亮笑着扶起崔谅,晓之以利害,劝其归顺蜀汉。崔谅思考片刻,最终表示愿意归降,并且献上安定郡,为蜀军攻打南安郡提供助力。孔明见崔谅已经投降,心中大喜,并待若上宾。
孔明曰“崔太守与南安郡守交情怎么样”?崔谅曰“南安太守叫杨陵,是杨阜之族弟,与某为邻郡,交契甚厚,关系密切”。孔明曰“吾欲派足下进城,说服杨陵共擒夏侯楙,不知足下可否愿去,崔谅说丞相如让吾去行此计,先把人马撤开,待吾进城以利害说之,或许可行!孔明从其言,当即传下将令。叫四门围城兵马各退十里下寨。且说崔谅到了城边叫开城门,城上放下吊桥,开了城门,崔谅进入了府中与杨陵相见,细言其事,要知杨陵怎样回言,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