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将张飞的手下,他曹真算得了什么?他根本不敢与蜀兵一战。所以曹真闻言,连忙推辞说:“为臣才疏智浅,恐不称职”,那王朗七十有六,好似自认为活够了,想早点去投生。
他激曹真曰“子丹乃社稷之臣,切不可固辞,老臣虽然驽钝,却愿意伴随将军前往”。曹真无奈只得禀奏曹丕,“启禀万岁。臣受武王大恩,又是曹氏宗族,自当为国效力,安敢推辞?不过吾保举一人为副将,一同领兵前进。不知陛下可否恩准”?
文帝曰“卿保举何人?可当面说来。朕焉有不许之理”?曹真曰臣保举太原郡阳曲人,雍州刺史郭淮郭伯济一同领兵前往,文帝许之,当即封曹真为大都督,赐节钺,许可便宜行事;郭淮为副都督,拜王朗为军师,选拨二京所属兵马三十五万,交与曹真指挥。曹真命同族之弟曹遵为先锋,荡寇将军朱赞为副先锋,统领大兵五万先行出发,自己与王朗统带大军随后跟进。
当年冬月二十一日甲子,魏主曹丕亲自率文武群臣送出洛阳西门,于十里长亭饯行才回城而去。曹真离别了天子,与王朗带领大军离了洛阳,往长安而去,过了长安,调集了关西诸路军马,共三十万人来到了渭河之西安下了营寨。
曹真与王朗、郭淮共议退兵之策,王朗曰“都督明日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老夫在阵前邀孔明答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曹真听闻大喜,心想若真如此,可不费一兵一卒。他便派人去蜀营下了战书,孔明批了明日决战字样,交来使带回。次日清晨,魏军列阵整齐,孔明带兵来到祁山之前,看见魏军军容甚是整齐。比那夏侯楙大是不同。三通鼓响过,王朗骑马而出,上首是大都督曹真,下首是副都督郭淮,两边是两个先锋各带了数十名战将,一字摆开。王朗至阵前大呼:“孔明,汝可出阵说话!”
只见蜀兵阵门开处,关兴、张苞纵马而出,排在两旁,然后是一队队的骁将分列;门旗影下诸葛亮手摇羽扇,乘四轮车飘然而出,他见对面魏兵阵前有三个麾盖,旗上大书姓名。中间白髯老者乃是军师王朗;当下孔明暗自忖道:“王朗必下说词,吾当随机应之”。遂命将车推出阵外,令护军小校传曰“汉丞相邀王司徒会话”!王朗乘马而出曰“来者可是诸葛孔明?孔明从车上站起身来答曰“然也”。他一拱手,王朗也抱拳还礼。孔明曰“司徒临阵,莫非要说降亮乎?”
王朗清清嗓子说道:“久闻公之大名,今日有幸一见,诸葛孔明,你即知天命,通晓时务,为们要兴此无名之师,逆天而行,今大汉气数已尽,如今魏主圣明,你何苦兴无名之师,连累百姓。若你此时归降,不失封侯之位。”
诸葛亮微微一笑:“吾奉昭烈皇帝之命讨贼,何故无名”?王司徒答曰“公此言差矣!今天数有变,神器易主。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也,昔日桓、灵二帝以来,宦官专权,黄巾之乱起,天下大乱。
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李傕、部汜相继为乱,袁术僭位于寿春,本初称雄在邺土。刘表占据了荆州。奉先虎拒在徐郡,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因此万姓归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矣!
世祖文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统,应天顺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临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乐毅,为们强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焉?岂不闻“顺天者昌、逆天者必亡”乎?
今我大魏雄师百万,上将千员,谅尔等乃腐草之荧光,怎比我天空之皓月?公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当不失封侯之位,自是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尔为大汉朝元老之臣,今来到阵前必有高论,岂知却出此粗鄙之语!吾有一言,请三军细听,昔日桓、灵帝之时,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李傕、郭泛等人接钟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此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
以至狼心狗肺之人,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辈,纷纷秉政。以至于社稷空虚,苍生有涂炭之苦啊!王司徒之生平,世居东海之膑,初举孝廉入仕,理应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你罪恶深重,天理不容。
王朗被说得面红耳赤,恼羞成怒:“诸葛村夫,你敢胡言!”
孔明接着愤而站立曰“老贼给吾住口!你岂不知天下之人,皆愿生啖汝肉,还安敢在此饶舌!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起于西川,继承大统,吾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