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得知,好一顿夸耀呢 ”
南淮知今年十三岁,南淮安刚满七岁,刚启蒙不久。
---
秋意手中端着香盒,一边为方若梅熏香、一边开口说:
“ 夫人,婢子不明白,淮安少爷玉雪可爱,四年前侯爷都说,淮安少爷可放在咱们屋子养着 ”
“ 您为何还要放到大夫人那儿去呢?”
---
此话一出、方若梅皱眉:
“ 庶出子女放在正室膝下这是例律,再说我这样的身份,母家了无依仗 ”
“ 若在我身边长大,日后他们说亲入仕难免为人轻贱 ”
“ 秋意,我同你说过多次,便是私下也要称我为侧夫人”
“ 你在我身边也十年了,怎的一直毛毛躁躁,你日日跟在秋画身边,怎么学不会她一分机敏!”
越说越生气,重重拍了案桌。
---
秋意放下香盒跪地求饶:
“ 侧夫人,奴婢知错了,您别生气 ”
秋画梳好了头、温声劝慰道:
“ 侧夫人,秋意就是这样的性子,您别同她置气 ”
随后给秋意使了个眼色,秋意会意、不住地磕头。
方若梅叹气,心里烦闷,挥了挥手示意秋意退下。
等人走后、秋画也是不解开口道:
“ 侧夫人,咱们何必这般小心 ”
毕竟侧夫人受尽侯爷宠爱,虽是妾室,但也是这府里唯一的侧夫人。
方若梅冷笑:
“ 虽是小事,但若旁人听去,难免不遭人话柄,说我不敬主母 ”
“ 夫人母家显赫,多年来我谨小慎微,只能依附侯爷在府中度日 ”
“ 你日后多加约束些秋意,她这口无遮拦的性子,迟早连累梅兰苑 ”
秋画点头称是。
随后又为方若梅选了香滚平素绢青莲纹裙,配以黛色软罗绸缎,松垮的坠在双臂。
,!
打眼对着铜镜比对,最终选了对掐丝珐琅彩的青玉耳坠,眼下铺了厚厚的脂粉遮住疲态。
更衣后,天刚蒙蒙亮,方若梅带着秋画去墨竹轩请安。
————————————————————
南家是盛京百年望族,武将世家,祖上曾辅佐开国皇帝登基,立下汗马功劳。
到了南万里这一代,自出生就得祖先蒙茵承袭侯位。
当年及冠之时,老夫人为他定下了乐华郡主、与三品中书令江文锦的嫡女——阳城县主江知凝。
而乐华郡主的母亲是舒悦大长公主(商玉婉,尊号镇国大长公主),大昭开国皇帝的幺女,荣宠万千。
开国皇帝为保女儿荣华,将自己的势力一分为二,给了商玉婉这个小女儿一点倚仗。
驸马择了当年栗太师的长子——栗绛允。
---
按照家世来算,江知凝也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嫁给南万里属于下嫁。
商玉婉对这个孙女极其疼爱,当年光是嫁妆就足足添了六十六抬。
加上乐华郡主和中书令准备的,足足一百三十八抬的嫁妆。
虽说这嫁妆只能按着规矩、最多一百三十八抬,可嫁妆箱子却足足大出平常的两圈。
---
成婚之日十里红妆,老侯爷满面红光,百姓们记忆最深的、便是那绵长看不到尽头的红绸箱子。
南万里得了这样一位显赫的正妻,又是满京闻名的京城第一美人,当时京中人人艳羡。
大婚之日见到这位貌若仙子的妻子,二人也过了一段琴瑟和鸣的日子。
可惜南万里并不长情,年轻时他不得志,整日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婚一年时,江知凝便有了身孕。
————————
因怀着双生子,房事诸多不便。
江知凝顶不住婆母压力,忍痛为南万里纳了两房美妾,柳姨娘和赵姨娘。
二人是九品小官家的嫡女,因正室夫人腹中胎儿还未知性别,二人入府后一直饮着避子汤药。
南万里见夫人如此宽厚,便与方若梅私下有了首尾。
---
二人在江南相识,方若梅知其身份后使尽浑身解数,终得圆满。
在江知凝有孕五月时,南万里把她带回家中,称其有了身孕,是她心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