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时已至——
雨幕稍歇,空气中弥漫着青草芳香。
永安宫东偏殿内:
青黛正在一边为清雅换纱布,一边不满开口道:
“ 你对自己倒还真不客气,若想一点疤痕不留,还得用我的好药才成 ”
青雅浑不在意摆摆手:
“ 哪儿就那么些讲究?留疤就留疤了呗,我收着劲呢,一点事没有 ”
青黛嗤笑:
“ 是是是 ~ 你多厉害啊 ~ ”
南向晚端坐紫玉珊瑚团刻炕桌前,玉手捏起信纸,查看上头的书信。
良久轻笑开口道:
“ 你姐姐(文淼,文家嫡长女)已经到了,现在住在悦来楼 ”
青雅瞬间僵住身子,忙看向南向晚道:
“ 什么时候到的!”
南向晚轻笑:
“ 昨日夜间,带着多年来查询所得证据,等待时机为文家翻案,我已经派人将文淼安排好了 ”
“ 等你伤好些、再去找你姐姐 ”
青雅眼眶蓄满热泪,下床跪地行礼:
“ 叩谢主子大恩!”
————————————————————
十五年前——
文家当家人文霄草莽出身,却侠肝义胆、忠君爱国。
文霄本是山上匪寇,手下掌管千人,虽为匪寇,却从不烧杀抢掠。
反而接济老弱妇孺,时常帮助山下穷苦人家,守护一方百姓安定。
自己也是个练武好手,凡是在寨子里的人,小孩都送去读书,妇孺做些针线活贴补家用。
文霄祖上都是匪寇出身,山上都是他们的地盘。
文霄接手后就把山上荒地开垦出来,叫男子们做农活耕种,等成熟的时候下山卖。
眼瞧着文霄名声越来越响,此举动了当地官员的饭碗,彼时的县令是个贪官,一举将文霄告上了御前、
---
商君盛盘查过后、觉着这人实在有趣儿,将人宣至金銮殿前问话。
文霄虽为草莽、却生的一副儒雅样貌。
问及为何要做匪寇、他说祖上三代都是匪寇出身,但不烧杀抢掠,是好匪寇。
此话一出逗得商君盛哈哈大笑,经他调查也确实如此,文霄在京郊山村附近名声极佳。
朝中官员说他是匪寇,百姓却说他是大英雄。
但到底手下那么多人,于朝廷是个威胁,商君盛左思右想、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问他愿不愿意举家搬迁,给手底下人也都带进京城,有个干净的身份。
---
文霄也明白、自己的寨子在朝廷是个隐患,想起家中的两个女儿,便也欣然接受了。
商君盛信守承诺,考验过文霄的武功不俗,为人也过得去,就给了他一个从八品的城门校尉。
他手下的人经排查、也都是些穷苦庄稼人,再么就是大户人家庄子上、被虐待压榨的佃户。
商君盛大手一挥,叫他们做回了良民身份,一人给了几亩薄田,日子也有了盼头。
---
文霄有两个女儿——长女文淼今年九岁了,幼女文湘(也就是青雅)今年七岁。
文家两姐妹在寨子待久了,性子洒脱豪迈,刚进京城,很是不习惯京城的风土人情。
文霄如今也有正经官身,亡妻的心愿便是这两个女儿成才,像个寻常女儿般。
所以就请了名师教导,想将姐妹二人调养的像寻常闺秀般。
父女三人就这么一点点适应京城。
---
不到半年他们在京城的宅邸旁、就搬来了一家姓徐的官员。
徐家的徐程本是京城外放官,如今调任期结束,便举家回京了,宅邸刚好是文家旁边。
徐程与夫人恩爱无比,膝下有一子、名唤徐之臣。
徐家夫人仁厚,瞧着文家两姐妹可怜,便常叫她二人去徐家吃饭学习。
文霄与徐程也成了好友,徐程获封京城南街县丞。
幼时的徐之臣分外腼腆,与文湘年岁相仿,文湘很是看不上他这娘们唧唧的样子。
成天拿着一堆兵器,扬言要教他武功才行。
---
日子这么不紧不慢的过着,六年间文霄连升数级,做了从五品的中城将。
徐程还是一如既往做着县令,两家的友谊倒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