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
汉武帝和李广一行人走在咸阳城繁华的街道上。
他们越是往里面走,心下越是震惊。
只见居民区,房屋错落有致,庭院干净整洁。
容貌慈祥的老人们坐在门口,优哉游哉的晒着太阳,悠然自得地讲述着往昔的故事;
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在街巷中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街区,充满希望的气息。
城中心更是酒楼林立,店小二们忙碌地穿梭于桌椅之间,热情地招呼客人,空气中弥漫着美食的香气和茶香、酒香;
干净整洁的街道两边店铺琳琅满目,各类商品堆积如山。精美的丝绸、华丽的珠宝、实用的器具、新鲜的蔬果等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
刘彻买了一串糖葫芦,边走边吃,好奇且审视的打量着这座陌生的城市,他未曾想到,在刘据的治理下,咸阳城竟能呈现出如此繁荣昌盛的景象。
怎么之前江充和苏文他们三番五次上奏太子不学无术,好奇淫巧技呢?都在骗朕!果然是两个不中用的东西。
“几位客官,晚餐时间快到了,来尝尝小店最新推出的菜品?”
店小二见刘彻一行人非贵即富,忙恭敬上前招呼。
东方朔笑呵呵道:“刘大人,不如我们先用膳吧?”
刘彻虽然对这个刚商议好的称呼还有些不适应,但无奈身份不能暴露,再加上他一路走来,闻着街道两边的菜香味,早就饥肠辘辘了。
平日里,他近些年推行节俭,外加时下烹饪技术有限,就算是御膳也不过是简简单单的汤食,菜品更是少的不能再少。
他哪里见过咸阳城这般景象,哪里见过这么多种类的美食。
于是他点头,摆了摆手,三人便走进店内。
店小二忙道:“三位稍等,这是您的号牌,再稍等片刻就可以用餐了。”
说完招呼三人坐下,拿出瓜果来,让他们垫垫肚子。
刘彻看着从未见过的瓜果,好奇问道:“这是正餐?”
“正餐在后头,我是怕几位排队无聊,免费供您享用的!”
店小二客气的招呼,说完便转身忙碌去了。
刘彻更加疑惑,而此时饥肠辘辘的李广,早就捧着瓜果,大快朵颐起来。
“老匹夫,你,你能不能给朕留点?”
刘彻怒不可遏的瞪着毫无形象可言的李广。
阳光透过咸阳城酒楼的雕花窗棂,殿内香气飘飘,人声鼎沸,一派热闹景象。
等了片刻后,刘彻在李广和东方朔的陪同下,被店小二引入雅间落座。
虽然此时的室外已入初冬,冷风阵阵,但是这店内却温暖如春。
刘彻三人落座,看着旁边架起的火炉道:“朕记得这火炉,皇后的椒房殿倒是有一个,怎么这酒楼也有?”
东方朔道:“刘大人,还请不要暴露身份。慎言呢,这里不是长安城。”
然后又解释道:“据说这咸阳城,已经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火炉。”
“是么?”
刘彻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忽然怅然道:“往年这个时候,朕最害怕的就是入冬了,尤其是下雪,每年都要死很多人呢。”
李广道:“这咸阳城普及了火炉,到了冬天就不会再有人冻死了吧。”
刘彻点头,然后忽然沉声道:“太子到底想干什么?有这好东西,竟然不跟朕说?他这是想用此物笼络人心么?”
李广和东方朔三观都碎了,心说跟你说了,又要疑神疑鬼,况且普及火炉哪有那么简单的事儿?
东方朔道:“陛下,您误会天子了,要知道当今大汉,山林都归豪门士族所有,就算百姓有了火炉,但也没有柴火烧啊。”
“据说是因为天子研究出了蜂窝煤,咸阳城才得以普及火炉。”
这时店小二拿着菜谱走进来,接过话道:“是啊,这蜂窝煤,还有外面的水泥路,都是天子带领科学院加班加点研究出来的,没有天子,就没有现在的咸阳城!”
“科学院?”
刘彻几人再次被新名词震惊了。
“几位客官都饿了吧,先点菜,空了慢慢了解,这咸阳城可大着呢。”
店小二满脸堆笑,恭敬地递上菜单,道:“几位客官,小店菜品丰富,有新鲜的鱼肉、肥美的牛羊肉,还有各类时蔬,不知客官想吃些什么?”
刘彻听到“牛肉”两个字,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