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牵挂。
这种人是多么幸福啊!
正德想到自己这辈子倘若不是两眼一闭,双腿一蹬,就永无安宁的日子。
他知道他没指望过上老太妃自得其乐的日子。
然而,老太妃的烦恼出乎他的意料。
她轻抚着正德的手。
“皇帝自个儿在宫中走动,连个侍候的人都没有,天可怜见的,难道就没人替皇帝着想吗?”
有人提醒她说:
“娘娘这话传到太后那儿不好听。”
“怕什么,我续着这口气,一晃又是十几年了,正活得不耐烦哩!皇太后只对银子动心,她什么时候关心过皇帝呢?”
正德心里一动。
“你都这把年龄了,难道还有不顺心的事?”
老太妃揉了揉眼皮。
“造孽呀,皇帝听说过万贵妃吗?”
正德点了点头,老太妃接着说:
“当年宪宗爷只宠着万贵妃一人,开始那几年,宪宗爷除了她,别的女子连瞧都不瞧一眼。”
正德心想,他的皇爷爷倒是个情种。
倘若余姑娘或者蒋姑娘在他身边,他会不会对别的女人动心呢?
这想法将他吓一跳,一是他发现对这两个女子都有意思了,而不是一个,二是这时候才明确对她们是一种什么感情。
明确这种感情后,他的脑袋瓜里跳出一个问题:他有过不少女人,也有过一些老儿铛,为何就不产生这种感情呢?
他听身边太监说过,他父亲孝宗皇帝喜欢的女子也不多。
现在听说他爷爷只喜欢万贵妃,他就想,父亲是不是继承爷爷的禀性呢?
他会不会也像他们一样,只对有限的几个女子动心呢?
“皇爷爷在宫外认识万贵妃吗?”
他以为宫外的女子才会打动人心。
至于宫中女子,在他眼里,基本上不能算女人。
为何这么分别女子,他也搞不明白。
“那倒不是。唉,当年英宗爷听从那挨千刀的王振的教唆,御驾亲征,在土木堡回不来。国不可一日无君,朝臣拥戴英宗爷的弟弟当上皇帝。后来,英宗爷虽然回来了,可变成太上皇,宪宗爷自然也当不成太子。那时候宪宗爷过的是什么日子?没日没夜防备小人加害,时间久了,胆子变得特别小。万贵妃是太后娘娘派来保护他的,他要是没有万贵妃抱着就睡不着。那时候他才八岁呀,万贵妃比他大十九岁!”
正德很惊讶地。
“相差这么多,还封她为贵妃?”
“宪宗爷离不开她呀。宪宗爷受那么多苦,除万贵妃谁也不信任。可万贵妃年纪大了,生过一个孩子又夭折了,后来也不曾生育。几年过去了,大臣那个急呀,简直天天都有谏章。储君关系到国本,他们劝宪宗爷为江山社稷想想,不要只宠着万贵妃一人,应当广纳嫔妃。万贵妃三十九岁后,宪宗爷才听群臣的劝,跟别的嫔妃有过接触。”
说到这儿,老太妃长叹一口气,才接着说:
“然而嫔妃们怀上的龙种都没能保住。”
正德心里打一个激灵。
“父皇不是皇爷爷亲生的?”
“孝宗皇帝当然是宪宗爷亲生的,他的生母是纪太后,这都不假。说句大不敬的话,纪太后原是大藤峡蛮族土官的女儿,蛮族造反叫朝廷剿灭了,因是反贼的女儿,太后娘才被罚进宫的。”
正德心想,原来皇奶奶是蛮人,怪不得自己喜欢学蛮语。
这么一想,觉得皇祖母和皇爷爷分外亲切,同时发现迷上蛮语并非无缘无故,他也觉得挺新鲜的。
老太妃接着说:
“纪太后是守内藏女史,有一回宪宗爷入内藏,见纪太后应对敏捷,龙颜大悦,这才有了孝宗皇帝。”
“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告诉朕呢?”
“这些话怎能对皇帝说呢?我呢,是不得不说。这几十年来,我一直盼望着能当面对皇帝说说,这些事不对皇帝说出来,听凭皇帝发落,我的罪孽怎能消除呢?”
正德有点不明白,他想老太妃一把年纪了,既便犯什么罪,这么多年没人理会,也证明没人当回事。
“太妃难道犯过大罪?”
“岂止是大罪,是千刀万剐也赎不了的罪!当年那些皇子皇女没能保住,全都是万贵妃做的手脚呀。她仗着宪宗爷的宠爱,相信自己还能生育,而且要生皇长子,好立为太子。怕别人生下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