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龄一直有看法。
后来正德想念余甘,要她回京别当官,她却当上瘾,歇不下手,正德也随她去。
有廖堂罩着,各级官员对余甘不敢怎样,余甘就没弄懂县太爷有多大,无论什么案子,即便皇亲国戚,她都敢接,敢审,敢断。
土豪劣绅动用黑红两道全不管用,他们只好收敛。自认为收敛还逃不过去,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
余甘断案以臭骂为主,打板子为辅,大多这样不了了之。
师爷在她审理第一个案子的当天就不辞而别,不用说,他怕陪县太爷玩下去丢掉小命。余甘带去的人都不会断案,大多案子也只能不了了之。
老百姓说新任县太爷是糊涂的青天大老爷,但青天老爷总比坏货强。
正德三年六月十六日,正德忽然传旨升早朝。
由于久没有上朝,百官每天在朝堂候旨,未免有些怠慢。忽然传出上早朝,仓促没有准备好,到奉天门时,纠察礼仪的御史发现许多人衣冠不整,甚至于穿反朝靴,倒扣官帽的。
三声鸣鞭后,百官在殿内外各就各位,三拜九叩后,照规矩议七件政事,鸿胪官宣布退朝。
正德回到乾清宫,还没有换好衣服,刘瑾就气急败坏找来,将一封刚在御道上拾到的匿名信交给他。
正德一看,信中罗列刘瑾好多罪状。有他知道的,也有他不知道的,他也不当回事。
他将大权交给刘瑾,自然有人不乐意,刘瑾办事,也不可能不得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