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喜爱, 更偏向于习惯,赛沃德总是在面包店陪父母工作,继承家族产业。
得益于魔族的休息效率,五点不到她就精神饱满的从床上爬起,一边啃着新鲜出炉的白面包卷,一边琢磨面包的食材,涂抹的配料从牛奶换做蜂蜜,肉松里面放了葡萄干,酸甜混合得恰当好处。
简单而美味的早饭结束后,赛沃德会撸起自己的袖子,帮父母把烤好的面包放在橱柜中展出。若是时间充分,她还会在柜子上面放几朵才摘的、带着露珠的不知名的野花。
时至1967年,家庭氛围如同医院悬挂着静脉点滴的病患,凝重而静默的死亡。街道上加麦基日的踪影日益减少,父亲严厉地告诫她不可胡乱出门,特别是夜晚。母亲整日不见踪迹,回来时眉头紧皱念叨着些听不懂的咒语,似乎是去做关于魔法阵研究的工作。
她或多或少的明白,那场爆炸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损失——所罗门钟楼被摧毁本身反倒是其中最无关紧要的。
沉默,一个通俗易懂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它长时间的存在于赛沃德的身上,围绕在她的周围。
没过多久,母亲领着赛沃德离开家中,她望着每一片枯萎的叶子和她的母亲共同摸着她的头,明明没有起风,越来越多的叶子跌落到地面。赛沃德的手上提着自己爱吃的白面包卷。
第一眼见到族长卜利那的外貌,她是惊讶的,顾不得冒犯,诧异的望着对方骷髅的身体,基本的礼仪忘得干干净净——卜利那热爱在街道上散步,和自己的族人交流沟通,那时的她有血有肉。怎么落得如今和腐烂的苹果相同的境地?
母亲松开牵着的手,鞠着躬说:“族长。”
“还以为你会为了孩子反抗我的命令呢。”
卜利那待着棺材中,放下自己手上近些日子里得到的魔法阵的资料,不必睡觉是成为骷髅后最大的好处,能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关于钟楼的研究上——光是尸体的埋葬,都是个大工程,把那些破壳而出的鸡重新的塞回蛋中。
“族长您真会说笑,我主的意志是绝对的。”
祭品的选择权不在族长手中,所罗门通过预兆在每任首领的梦境中浮现,这也是魔族确认所罗门还存活的重要原因。钟楼受损半年后,卜利那先后收到过两次预兆的信息,皆和祭品有关。
想到这,卜利那的视线飘到赛沃德身上,饶是她也有点摸不准所罗门的意思,无法解读信息中包含的隐藏含义。
第一次的预兆是罪犯的处理,让不该存在的生命发挥微薄的价值,第二次的预兆把祭品选择到普通居民身上。
正常情况,由于祭品对品质的要求,都是从贵族中选拔的——这是首次破例,难道这孩子身上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亦或是潜在的能力?那么为了祭祀,她得好生的训练训练对方。
原来如此,卜利那若有所思,想必这就是我主为何提前下达预兆又不说明祭祀时间的理由。
她对赛沃德的遭遇表示惋惜,却不会产生以移情作用为基础的同情。对于确定要死的人,卜利那丝毫不会在意他们的感受——它们不是卜利那的保护对象。
正如老师告诉学生你是倒数一名下次多多努力,卜利那平淡地对赛沃德说出事情的真相,根据我主的指示,你就是下任祭品,好在我主时间还没定好,你能多活几日,给你两天时间和自己的家人、朋友告别。
卜利那向来奉行人道主义的观念,祭品该早早地明白自己的处境,放弃对未来的希望——绝望的希望,如此才能好好的享受生命的最后几日。比祭祀前一日才告知对方噩梦仁慈几倍——自我又傲慢的、专横的想法。
说是恐惧吗?还好,加麦基经常面对死亡,每个小孩接受的教育都包含这么条知识:不必恐惧死亡,你的灵魂将与主同在,你的血肉皆化作粮食流入土地,你将以新的方式活在世上。
赛沃德曾亲手把自己死去的宠物用魔法炼成了骷髅跟宠,让它以新的方式陪伴在自己的身边。她死后也能以这样的方式陪伴在自己家人、朋友的身边——她活了几十年也活够了。
说是不甘吗?也许吧,如同卜利那说出的话,赛沃德真正无法接受的是父母为何接受得如此快速,没有为孩子的离去悲伤,连一场应有的告别会都不存在——或许,这不过是一种模糊的,对自由的向往。
这就是命运,赛沃德平静的态度引得卜利那多看了几眼。
自此以后赛沃德就在钟楼中住着,卜利那没有限制她的活动范围,甚至还教她魔法,只剩个骨头架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