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到后人对他的赞许,想来也会欣慰吧。”
【在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能够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其影响力不必多说。
刘伯温自幼博览群书,精通象纬之学。
他原本考取功名之后,代地方担任官职。
后来,因为遭到排挤而辞官,回乡隐居。
应朱元璋的邀请,他担任谋臣,参与重要决策。
他提出“时务十八策”,根据这些策略,制定了朱元璋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
在朱元璋完成大业的过程中,他不断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在大明创立以后,他也参与了立法,提出了诸多建议,为维护大明的稳定出了一份力。
后人常将他和诸葛武侯相提并论,朱元璋也称其为“吾之子房也”。
他不仅智谋出群,文学思想也在明初的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文学起到了深刻的影响。】
天幕下,朱元璋看着视频制作者对于刘伯温的评价,也是频频点头。
“不错,伯温就是这样一个人。”
“吾之子房排名第四,想来,真正的子房,必在前二之中吧。”
【十大谋士,第三名:千古谋圣-张良。
张良,是刘邦的重要的谋士,和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他自幼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
但作为谋臣,他为刘邦提出了非常多的计谋和策略。
取关中,取武关。
约法三章,赢得民心。
鸿门宴,他疏通项羽季父项伯,让刘邦陈宫脱身。
凭借着出色的谋略,他帮助汉王刘邦赢得了楚汉之争,建立了汉朝,被封为“留侯”。
汉高祖刘邦称评价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张良不仅智谋出群,也不贪恋权势。
西汉建立之后,他很少再参与朝政,也不再和朝廷官员来往。
晚年,更是选择到处云游。
汉高后二年去世,谥号文成。】
远在大汉开国初期的刘邦都不禁感叹。
若是没有子房,自己可能在鸿门宴的时候就已经死了。
那这大汉的建立,也不会如此顺利了。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淡泊名利的态度。
哪个君王不喜欢这样的臣子?
不过更让刘邦好奇的是,自己的子房都只能屈居第三。
那这前两名,又该是何等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