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开始出现和上官婉儿有关的诗句。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
天幕上下的古人得见,也纷纷觉得不错。
虽然政治方面非常出彩,但在文化方面,也是不落下风。
【一介女子,可以在变幻莫测的政治斗争当中脱颖而出,并屡屡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可惜受限于时代,只能做一枚棋子,她的结局是早已注定的。】
【光是上官婉儿的名字就让人浮想联翩,可惜进入了政治旋涡,想出去可就难了。】
【这话说的没错,婉儿确实是一次性英雄,一旦进场很难离开。】
【???我靠!农!滚出历史区!】
【最烦某四字游戏,篡改历史人物。】
【在我看来上官的才华不逊色于第一才女李清照,不过因为政治的原因,没有多少作品流传于世。】
【今年是婉儿逝世1314周年,她的墓前依然有一捧捧的花,公主写的“千年万岁,椒花颂声”实现了。】
看着天幕上的一条条留言,上官婉儿也是心情复杂。
她纵有千般思绪,但如今已然踏入了政治的旋涡,已经身不由己。
视频继续。
【她是东汉着名的才女,也是大夏历史上第一位修撰正史的女史学家。
她是第一位以闺蜜身份干政的大臣。
她一家兄妹三人,皆名留青史。
她就是曹大家-班昭。】
大汉某时空,庭院内。
班昭那稍显稚嫩的一脸惊喜看着天幕。
而在她的身边,丈夫曹世叔也感觉到喜悦。
自己的妻子竟然上了天幕,这怎么能不让他惊喜。
【班昭,名姬,字慧班。
公元49年出生于扶风安陵。
父亲班彪是已着名的文史家。
哥哥班固是撰写了《汉书》的汉赋四大家之一。
哥哥班超则是留有“投笔从戎”典故的着名军事家。
在家人们的影响下,班昭打小就博学多才。
14岁的时候,班昭嫁给了老乡曹世叔。
然而,日子没过几年,曹世叔就去世了。】
曹世叔:???
【之后的班昭,一直遵守着妇道,也并未改嫁。
公元92年,着写《汉书》的班固去世,人虽然走了,但是书还没有写完。
次年,汉和帝召班昭进京,让他到东观藏书阁续写汉书,她因此成为了华夏第一位修撰正史的女史学家。
班昭整理哥哥和父亲的资料,完成了《八表》,又在马续的帮助下,完成了《天文志》。
大夏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也由此完成。
为了推广汉书,汉和帝派大儒道到东观阁听班昭讲学。
班昭通晓史书,对历代的兴衰,政治的得失都能娓娓道来。
汉和帝于是让皇后和嫔妃都拜班昭为师,尊称她为“大家”。
每逢各国进贡稀奇物品,汉和帝也让班昭做赋纪念。
而在后宫当中,有一位贵人名叫邓绥,和班昭的关系不错。
公元102年,阴皇后因为巫蛊,被废除。
邓绥直接成为了新的皇后。
几年之后,汉和帝驾崩,邓绥又一跃成为了太后。】
天幕下,邓绥的家长看了,当即决定马上把她送入宫中。
老邓家能否崛起,就看这娃的了。
【邓太后临朝之后,也是直接将班昭作为参谋。
遇事不决,班昭,你怎么看?
在班昭的帮助下,年仅二十多岁的邓太后也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哪怕她在位的时候遇上了百年难遇的水旱,以及西羌之乱,最后都化险为夷。
闺蜜参政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但是因为班昭做的非常好,所以百姓和大臣都没什么意见。
邓太后对班昭是十分满意的。
为了感谢班昭对她的帮助,邓太后还将班昭的儿子封了侯。
晚年的班昭患上了疾病,家中的女子们又都到了出嫁的年纪。
班昭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