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敢奢望,如此俊俏男子,即便是能远远看上一眼,我也算值了。”
【潘岳年轻的时候就读于洛阳太学。
十九岁的时候,受到司空荀顗的征辟,入朝为官。
潘岳能够拜入荀顗门下,可谓是少年得志。
只可惜,潘岳虽然才华横溢,却不懂得收敛锋芒。
一首《籍田赋》,让潘岳名声大振。
但也因为才华,遭到人记恨,被排挤除出朝廷。
直到十年后,被新晋太尉贾充召用,出任河阳县令。
潘岳不仅痴情,还十分孝顺。
当时父亲已经去世,为了侍奉母亲,直接将母亲给接到了河阳来。
母亲喜欢桃花,他就在满县栽种桃花。
天气好的时候,就带着母亲去桃林中赏花游乐。
潘岳也因此获得了“河阳一县花”的名号。
杜甫为其作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也就是在杜甫的这句诗之后,潘岳就被人称作了潘安。
后来母亲得病,想要回到家乡去。
潘岳于是决定辞官,和母亲一同回到家乡。
上官再三挽留。
潘岳却说:“我如果贪恋荣华富贵,而不孝顺自己的母亲,那我算什么儿子呢?”
上官意动,准许他辞官回家。
回家之后,母亲的病情得到好转。
他耕田种菜,买母亲喜爱的东西。
不仅如此,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
天幕下,无数的古人竖起大拇哥。
在许多以孝治天下的朝代,更是决定将潘岳的故事给写进史书里面,供给后人学习。
即便不是以孝治天下的朝代,但是孝道在人们的心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潘岳此举,也是让他的形象在古人们的心中无限拔高。
人美,有才,专情,又孝顺。
只可惜,在做官和为人处世这一方面,潘岳那实在是不行。
【潘岳认为自己是不懂得趋炎附势,才郁郁不得志。
于是,潘安在官场上,开始通过趋炎附势的手段提高自己的地位。
侍奉老母期间,母亲劝说潘岳官场险恶,不要再做官了。
潘岳只是口头上答应,却仍想着能在朝廷当中施展拳脚。
贾南风独揽大权以后,他又谄媚贾南风和贾谧。】
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也是直接将潘岳给送上了断头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