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
看看,这四个字一看就很有压迫感。
【包拯,字希仁,出生于999年的庐州合肥。
公元1027年,包拯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
因为父母都上了年纪,为了照顾父母,包拯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
于是,被改任为了和州监税。
结果父母还是不想让包拯离开,包拯于是就直接辞去了官职,留在家中赡养父母。】
嘶!天幕下的人看到这里都大为震惊。
考中了官职,结果却因为赡养父母不去任职了。
包拯的孝顺,让无数人自愧不如。
【几年之后,包拯的父母都去世了,包拯一直待到守丧期满,都不愿离去。
直到1037年,包拯才到了京城听选,得到了天长知县的职位。
这个时候的包拯,已经39岁了。
包拯一上任,就遇到了一个牛舌案。
有个农户的牛的舌头被人偷偷割掉了,于是农户到县衙去告状。
包拯觉得割牛舌这种事情,无利可图,一般人都不会这么做。
一定是跟农户有仇的人,通过割牛舌的方式来报复农户。
在大宋,私自宰杀耕牛是犯法的行为。
为了将这个人给揪出来,包拯让农户回家之后就把牛杀掉。
农户前脚杀牛,后脚他的邻居就来衙门告状了。
包拯依此判断出,就是农户的邻居跟农户结怨,于是借机报复农户。
邻居闻言大惊,直接磕头认罪了。
而包拯断案如神的名声,也从此刻开始传开。】
天幕下的人都惊了。
这搁他们这里,处理这么个案件,免不了要大肆排查一番。
结果搁包拯这里,只略施小计,就让贼人自首了?
该说不说,不愧是断案如神包青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