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缓缓出现了岳飞所作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天幕下的古人们看到,无不是被岳飞那一心报国的精神所感染。
就连远在日子的朱棣,看到这一番场景,手中的大刀力道也是加大了几分。
渴饮匈奴血对于朱棣来说有点不太现实了。
但是渴饮倭寇血还是可以的。
弹幕上都是对岳飞的赞扬。
【飞引兵益北,战于太行山,擒金将拓跋耶乌。居数日,复遇敌,飞单骑持丈八铁枪,刺杀黑风大王,敌众败走。
“贼王善、曹成、孔彦舟等合众五十万,薄南薰门。飞所部仅八百,众惧不敌,飞曰:“吾为诸君破之。”左挟弓,右运矛,横冲其阵,贼乱,大败之。又擒贼杜叔五、孙海于东明。”——《宋史·岳飞传》
正史中的岳飞就是无敌的好吗,犹如霸王在世了。】
【在我心中岳飞最是意难平了,居然是在最为巅峰的时候落幕了。
收服山河都指日可待了,结果完颜构竟然把岳飞给召回去了,脑子有泡。】
【我觉得岳飞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把完颜构杀了,要是我重生成了岳飞,我直接把完颜构的脑袋砍下来当夜壶。】
【大宋是真不配拥有岳飞。】
【华夏人的傲骨。】
【秦桧,完颜构,你们真该死啊啊啊啊啊啊啊!】
看着天幕上后人对于自己的赞扬,岳飞也是由衷感谢。
好在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虽身死,但精神却永远流传了下来。
当然,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这一世的自己,可未必不能收复失地。
【十大忠臣,第四名:于少保-于谦。】
【于谦,出生在朱元璋驾崩之后。
那一年,朱棣刚刚把首都迁到了北京,于谦就紧随其后而来了。
于谦参加了那一年的会试,夺魁了。
在殿试上,于谦又对着时事政治一顿分析。
分数一般,后来去山西担任地方官了。
1424年,于谦奉命出席湖广,在那里历练一年之后,终于是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而后回到了京城。
1426年,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
于谦跟随朱瞻基前往征讨,等到朱高煦投降之后,朱瞻基让于谦去数落他的罪行。
于谦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直接一通输出,朱高煦直接被骂的抬不起头来,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而后,于谦被派去巡俺江西,平叛了数百起的冤案。
1430年,朱瞻基越级提拔于谦为兵部右侍郎,巡查江西河南等地。
于谦到任之后,骑马走访了所有的辖区,慰问百姓。
考察各项应该兴办或革新的事情,然后给朝廷上书,遇到了旱灾和水灾,也立马上报。
而这两地在于谦的治理之下,也算是非常不错了。
土木堡战神继位之后,太监王振掌权。
进京奏事,那是必须得带着礼品孝敬王振。
结果于谦每次进京的时候,从来都不带任何礼品,这样王振非常不高兴。
于是指使通政使李锡弹劾于谦,于谦直接被判了死刑。
结果直接引发了民愤,百姓联名上书。
王振于是随便找了个由头把于谦又放了,降职为了大理寺少卿。
而在于谦要走的时候,当地的官吏和百姓请求于谦留任的人数以千计。
由此可见,于谦确实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官。
在1448年,于谦被召回了京城,担任兵部左侍郎。
1449年,也先率军来犯。
王振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极力反对。
但是朱祁镇那是谁啊,励志要当战神的男人。
也先非但不投降,还敢进攻我大明?那就打!
于是带着几十万将士前去征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