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着名政变,第八次:夺门之变。】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大明。
主人公乃是土木堡战神、瓦剌留学生:朱祁镇。】
看到朱祁镇的政变都能位列十大政变,朱元璋只觉得晦气。
【土木堡之变发生以后,朱祁镇也是开启了他的瓦剌留学之旅。
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被推举成了皇帝,为明代宗。
在朱祁钰和于谦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抵挡住了瓦剌的进攻。
瓦剌和大明议和之后,朱祁镇也被迎接回了大明。
回来之后的朱祁镇被软禁在宫中,严加管控。
公元1456年,石亨为了自己的利益,决定让朱祁镇登基。
他召集了曹吉祥、张軏、杨善、许彬和徐有贞等人密谋。】
天幕下的朱祁钰已经掏出了小本本,将这些人一个个给记了下来。
【公元1547年,机会来了,朱祁钰病重。
朱祁钰把石亨给叫到了跟前来对他叮嘱,石亨看朱祁钰不行了,也是准备起事了。
他们决定在正月十六的晚上动手。
就在正月十六这天,几位尚书准备上奏立沂王朱见深为太子。
但是等他们把奏折梳理好已经傍晚了,于是决定第二天再上奏。
不得不说,如果他们早一天上奏,大明的历史或许就会被改变。
这天夜晚,众人找到了朱祁镇,带着他进入了皇宫,直接让他登上了皇位。
等第二天一早,众位大臣来上朝,才发现朱祁镇已经复辟了。
事已至此,就这样吧。
朱祁镇复辟之后,于谦和王文等人也都被下狱,直接被抄家。
而石亨徐有贞等人则是从龙之功,加官进爵了。
朱祁钰被废为了郕王,迁到了西内,没过几天,朱祁钰就去世了。】
【朱祁钰:太上皇不会夺位吧?
于谦: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太上皇怎么可能夺位成功?
朱祁镇:猜猜我在哪?
朱祁钰:6】
【行啊,朱棣迁都北京,朱祁钰迁都瓦剌。】
【没有夺门之变,朱祁钰去世之后肯定就传位给朱见深了,朱见深年纪还小,到时候也还是朱祁镇摄政。】
【这还得赖朱祁钰的身体不好啊,要是朱祁钰多几个儿子,根本就没朱祁镇什么事儿,于谦也会支持朱祁钰的。】
【朱祁钰,名字确实起得好啊,奇遇,奇遇,白捡了一个帝位当了当。】
【朱祁钰:没有儿子?朕要禅位给瓦剌的也先太师。】
【也先已经死了,禅位给也先的弟弟伯颜吧。】
【若是伯颜继位,瓦剌留学生定然不敢造次啊。】
【十次着名政变,第十次:辛酉政变。】
乾隆:该轮到我大清了吧,朕倒要看看,这发动政变的是何许人也。
【公元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60年,英法联军打到了北京。
咸丰帝带着自己的皇后钮祜禄氏和贵妃叶赫那拉氏,逃往热河。
公元1861年,咸丰皇帝不行了。
临死之前,他敲定了三件事。
第一:皇长子载淳担任太子。
第二: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大学士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作为政务大臣,掌控朝局,辅佐年幼的载淳。
第三:授予皇后慈安“御赏”印章,太子载淳“同道堂”印章,因为太子年幼,就由生母慈禧保管。
八大顾命大臣拟旨以后要盖两大印章,才能生效。
咸丰的安排,想要八个大臣跟两个太后制衡,保证载淳的顺利继位。
论实权,两大太后要比八大臣高的。
只因八大臣有什么要发,需要经过两位太后的手。
但两位太后发东西,不需要经过他们的手。
肃顺想了一招,贬低慈禧,故意区别对待,离间他跟慈安。
而对于好脾气的慈安,八大臣则是比较强硬。
说他们的谕旨,不需要改,只管盖章就行了。
八大臣的态度,让两个太后站到了同一战线。
这八大臣的根基本就不稳,咸丰让他们八个执掌权力,而不考虑皇室宗亲,显然是欠考虑了。
而且这八大大臣全部都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