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谋士,第六名:春秋名相-管仲。
管仲,是周穆王的后代。
他早年家境贫寒,商贾为业。
后来,经过鲍叔牙的推荐,成为齐国国相。
他辅佐齐桓公,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让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他在位期间,废除公田制,推行按土地肥瘠定赋税的政策。
发展工商,渔盐,冶铁等产业,推动商业和对外贸易。
他主张富国强兵,增强齐国军队的战斗力。
而对外方面,他推行了“尊王攘夷”的政策,用户周天子,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同时,他又与各个诸侯国会盟,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他的一生不仅创下了辉煌的成就,还留下了一部流传千年的巨着《管子》。
管子当中的学术思想和治国理念,至今仍然在实践中延续。
后人也将他称为“春秋第一相”,“华夏第一相。”】
春秋某时空。
齐桓公看着天幕上播放的画面,也是十分欣慰。
距离管仲的离开,已经过去了一年的时间。
他的逝世,让齐桓公倍感疼痛。
而现在,没有了管仲的辅佐,齐桓公也是感到十分迷茫。
身体病重,又有几个孩子争夺皇位。
曾经春秋霸主之一的齐国,恐怕就要开始衰落了。
“爱卿,寡人恐怕很快就来寻你了。”
“这后世的许多趣闻,还待寡人与你细细说来。”
……
【十大谋士,第五名:商圣范蠡。
范蠡出身贫寒,但博学多才,文武双全。
他出生于楚国,但因为不满当时楚国政治的黑暗,他和文种一起离开了楚国,投奔了越国。
之后,他被拜为上大夫,相国,辅佐越王勾践。
在范蠡的帮助下,勾践灭掉了吴国,兴复了越国。
一雪会稽之耻,成就了非凡的霸业。
而后,他又被封为上将军。
范蠡看出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于是,在功成名就之后,他选择激流勇退。
他化名“鸱夷子皮”,并带走了西施,自此以后,云游四海。
他期间三次经商成为巨富,又三次散尽家财。
因其散尽钱财救济贫民的商人形象,以及巨大经商思想理论的影响力。
在范蠡去世以后,被后人称之为“财神”,“商圣”。】
某个时空下,吴王夫差正在快乐。
不得不说,这勾践的夫人,确实挺不错的。
只是刚刚进行到一半,忽然就有人在外面框框敲门。
“谁!”
那人推门而来,正是伍子胥。
伍子胥看见夫差这鸟样,就气不打一处来。
“大王,还在这里做针线活呢?我大吴国要完了!”
“啊???”
此时的勾践正在大棚里干活,种的都是大棚的瓜。
此刻的他刚刚放下了手中的瓜,从兜里掏出苦胆来回味一口。
“夫差,你带给寡人的痛,寡人必然会记得。”
“我勾践,一定要让你血债血偿!”
因为没有看天幕的原因,他还不知道,他的野心已经彻底暴露了。
而在越国,文种找了半天,都没找到范蠡的影子。
“坏了,这小子不会已经溜了吧?”
而当他抬头仰望天空,也是被上面的几条弹幕所震撼。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范蠡深知这一道理。】
【唉,只可惜,文种没有听从范蠡的建议,一同离去,不然,也不会复国成功后的勾践一杯毒酒给赐死了。】
坏了?我也要完?
文种思量片刻,下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大王,您自求多福吧。
老臣告辞了。
【十大谋士,第四名:一统江山刘伯温。】
天幕下的朱元璋看见了,也是欣喜。
“大明也是有谋士能够上榜的。”
“咱就时常说,伯温是咱的子房,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说罢,又摇头叹息。
“唉,只可惜,伯温已经走了。”
“若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