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这么多的权势太子,最后能登上帝位的却没几个。】
【由此可见,苟道才是精髓。】
【朱标太可惜了,没当上皇帝。】
【感觉胤礽很憋屈啊,虽然权势大,但是康熙不退位啊,他在一天,胤礽始终是太子,当了四十年太子,这也是他造反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建成其实还是有点东西的,只可惜生错了时代啊。】
【不太专业,感觉刘启也能上一上榜的。】
【确实,朱高炽也应该在其中才是。】
看着天幕当中的交流,古人们也是感慨万千。
看这十大太子的暴毙率,这权势太大,恐怕也不是一件好事啊。
还未等他们讨论一下这个榜单,林逸已经开始刷下一条视频。
【历史上尊贵的“五姓七望”,皇族都高攀不起,这里面有你的姓氏吗?】
五姓七望?
看到这几个字,就让李世民恼火。
这些氏族,影响力太大了。甚至连他这个当皇帝的都不放在眼里。
没想到,这“五姓七望”竟然影响到了后世吗?如后世那种人人如龙的朝代,这五姓七望还存在吗?
而这五姓七望的族人,都是昂首挺胸看向天空,似乎是在等候天幕的嘉奖。
【在古代,皇帝是最高统治者,皇族是最显贵的家族。
但其实有那么几户人家,在古代,他们的风头无量,不亚于皇族。
甚至,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宁娶五姓女,不入帝王家。”】
天幕下,五姓七族的人看到这里,更是飘飘然了。
这天幕总结的倒也没错。
谁要是娶了他们五姓家的女子,那可比当皇帝的赘婿要舒服太多了。
【那这五姓七望,是哪七个家族?
他们分别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
五姓七望,溯其根源,那就要从西汉说起。
汉武帝的时候推崇儒家学说,门阀林立。
而到了东汉末年,就已经出现了许多世家门第。
魏晋南北朝,更是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现象。
而到了唐朝,世家的地位非常稳固,也有了“五姓七望”的说法。】
刘彻:我的锅?
【五姓七望这几个家族的祖上,大多都身居高位,或者立过战功。
陇西李氏,他们祖上比较有名的是飞将军李广。
赵郡李氏,和陇西李氏同源,祖上有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
太原王氏,据说是秦朝大将王翦和王贲的后代。
博陵崔氏,祖上是姜姓,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齐国王室姜季子。
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同一个祖上,属于是不同分支。
范阳卢氏,祖上最为出名的莫过于东汉的卢植。
荥阳郑氏,是一个多元化的姓氏,是由其他姓氏改姓而来的,最初可以追溯到周朝分封的郑桓公。
这几个家族几乎都是世世代代做官,不会因为皇朝的更替而衰败。
正所谓,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而这些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家风,要求族人们都要遵守。
而且,他们对于血脉的纯正非常看重。
五姓家族往往不屑于加入其他的家族。
他们只会在彼此家族之间相互通婚。
据说,当年唐文宗去荥阳郑氏给太子提亲,想给太子取个妻子,都惨遭拒绝。
放着皇后不当,转眼就把女儿嫁给了一个崔氏的九品芝麻官。
虽然唐代一度禁止这些大家族之间通婚,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大。
由此可见,这五姓七望,在当时,是非常厉害的一股势力。】
天幕下的李世民摇头叹息。
这五姓七望,确实是难搞。
虽然他也自称是陇西李氏的人,但是人陇西李氏根本就不认。
他已经下令手下修订《氏族志》,没想到,根本就起不到效果吗?
这,五姓七望,还真是难搞啊!
不同于李世民的苦涩,那些五姓七望的人,那都是要腰杆子挺直了。
看看,看看咱们的家族。
如今登上了这天幕,广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