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宇宙中,“星梭号”护卫舰如谨慎的探索者般默默航行。舰身的金属外壳在遥远恒星光芒的映照下,闪烁着幽冷的光泽。主引擎持续喷射出幽蓝色的等离子尾焰,那股强大的推力推动着飞船以稳定的速度在星际间穿梭。
当逐渐靠近一颗巨大的气态行星时,周围的空间开始发生奇妙的扭曲,光线也变得弯曲起来。气态行星那庞大的身躯在视野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表面绚丽多彩的云带如同一幅巨大而神秘的画卷,缓缓地旋转着。云带中不时爆发出强烈的风暴,释放出的能量波动如同汹涌的波涛,足以摧毁任何靠近的小型天体。
“星梭号” 小心翼翼地穿越气态行星的引力场,船身微微颤抖,舰内的各种仪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仿佛在诉说着对这强大引力的敬畏。船员们紧紧抓住身边的扶手,眼睛紧紧盯着仪表盘上不断变化的数据,全神贯注地应对着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成功穿越气态行星的引力场后,“星梭号” 继续向目标资源行星进发。前方的宇宙空间中,散布着无数的小行星和彗星残骸,它们如同宇宙中的流浪儿,杂乱无章地漂浮着。“星梭号” 的雷达系统全力开启,不断扫描着周围的空间,一旦发现有潜在威胁的天体,就会及时调整航线进行规避。
终于,在进入星系内环后, “星梭号”发现的目标,一颗固态行星出现在了视野的尽头。它那斑驳陆离的表面在恒星光芒的照耀下,散发着勃勃生机,
舰上的智能探测机器人离开执行任务,扫描行星:“指挥官,发现资源行星,坐标锁定,初步探测有丰富资源迹象。”此消息迅速传至基地。
秦明和艾希看到信息后立刻商讨:“艾希,‘星梭号’找到资源行星,是个好消息。可惜采矿船运力不足,不能短时间运回足够的资源,要完成此次开采任务,需增加运力。”
艾希冷静回应:“这需要增加运输舱来达到目的,还需考虑运输舱与原有采矿船采矿系统的兼容性,避免影响采矿作业。”
秦明思索片刻:“有道理。先让‘星梭号’详细探测行星,获取资源分布、环境数据等,确认合适的登录采集位置,为后续工作做准备。”
艾希点头后,立刻下令“星梭号”进行进一步扫描和分析。自己则站在设备前认真查找现有资料,她那精致的面容上神情专注,眼神坚定而冷静。在确认采矿船需要增加运输舱以解决储能问题后,她迅速将自己的思维接入基地庞大的数据库系统。艾希的搜索很快,大量运输船的相关数据被她找到并调用出来。
“星梭号”凭借多光谱扫描仪敏锐捕捉到温带区域存在资源信号异常之处。随后,借助深层探测雷达进行精准探测,最终确定在一处悬崖峭壁周边存在富矿区。该富矿区蕴藏着极为珍贵的能量矿石,其储量高达数十亿吨,这一储量规模对于显着提升飞船能源系统效率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这种能量矿石的特性使其成为解决飞船能源问题的关键潜在资源,为基地及飞船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是此次探索任务中极具价值的重要发现。
很快“星梭号”传回新的数据,看到传回的新数据,艾希很快就找到符合要求的运输舰图纸。“星跃者”级运输船。船长约 80 米,宽 25 米,高 18 米,船身流线型,船头尖锐,两侧有可折叠太阳能帆板,船尾是巨大推进器阵列。
运输船采用特殊钛合金框架,含钽、铌等元素,强度高且抗腐蚀,内部蜂巢式填充减重。外壳覆陶瓷复合装甲,可抵御多种威胁。
内部舱室布局合理,货物舱大,占船身约三分之二空间,有先进固定系统与环境控制系统。人员舱在船头,含驾驶舱、休息区和乘客区,设施完备。能源舱在底部,储存反物质燃料与能量电池,防护多重。
动力系统配备主离子推进引擎和四台辅助等离子推进引擎,前者提供强大推力,后者保障精确操作。
秦明看后满意点头:“好,就是它。”
基地内的图纸相当完善,随着基地的恢复,基地能力也在逐渐恢复,越来越多的功能陆续激活。
基地船厂的智能系统以量子计算的速度计算资源和蓝图立刻完成建造计划。船厂内的设备依弦理论操控微观弦振动创能量场。于场中,特殊合金原料经超高温等离子熔炉融化成融液,由强磁场约束喷射冷却成船体。
建造区域内,智能材料生成系统启动,运用量子重组技术,按预设蓝图重组排列基础原子和分子,逐个构建运输船组件,速度和质量远超传统方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