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没有战斗用的武器,也没有相关战斗的信息。当野兽沿着进料口的边缘进入采矿船内部的时候,这些采集机器人还傻傻的看着它们。以为是采矿船意外采集进来的生物资源。有几个甚至准备上前进行分解。
这些采集机器人主要功能是采集资源,并非为战斗而设计。一只野兽扑向了离它最近的一个采集机器人,锋利的爪子轻易地撕开了机器人外壳的防护层,火花四溅。机器人的内部线路暴露出来,被野兽的爪子搅得混乱不堪,它的机械臂无力地挥舞了几下,便停止了运作,绿色的能量指示灯也逐渐熄灭。
另一只野兽则趁乱咬住了一个机器人的关节部位,强大的咬合力使得金属关节发出刺耳的嘎吱声,随后断裂开来。机器人失去平衡,轰然倒地,在地上挣扎着试图重新站立,但被野兽们围在中间,不断地遭受攻击。
还有的野兽跳到机器人的背上,用爪子疯狂地抓挠机器人的顶部,几下就将传感器装置抓得粉碎,机器人的视野瞬间变得一片漆黑,只能盲目地转动着身体,却无法有效地反击。
尽管采集机器人试图用自身的重量和简单的机械动作来抵挡野兽的攻击,但在这些敏捷而凶猛的野兽面前,它们显得如此脆弱无助。一个又一个的机器人被野兽们破坏,船内到处都是散落的零件和闪烁的电火花,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而采集机器人的败局似乎已渐渐注定。
采集机器人的死亡,预示着入侵的正式开始。
星梭号上,机器人舰长正看着监控。突然,尖锐的警报声打破平静,编队遇袭的信号闪烁不停。它迅速查看报警信息,很快就确认来袭方向。看到是采矿船内部受到袭击,它立刻命令舰载战斗机器人进行支援。
接到指令的战斗机器人小队迅速集结,它们身形矫健,装备精良,金属外壳在灯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泽。随着舱门开启,战斗机器人依次鱼贯而出,直接跳出舱门,如流星般划过天空,朝着采矿船的方向疾驰坠落。在空中,它们不断调整姿态,准备应对高速坠落的冲击。。
在接近地面的瞬间,推进器开机,几微秒的时间就开至最大功率,反震的力量可以轻松击晕一头大象。战斗机器人都是坚固的合金制成,丝毫不受影响。
采矿船舱门早已打开,内部的友军数据链能清晰的显示它们各自的位置,采矿船上躲避袭击的采集机器人也清晰的显示在全息地图上。战斗机器人的战术简单粗暴,它们三三两两的组成小组,开始沿着采矿船密集而复杂的检修通道前进。
作为采矿船,高度的集成化设计,根本没有预留正常通道,仓库的矿物也早就传输到轨道上的运输船内。战斗机器人体型近似人类,可以在狭小的间修通道内正常穿行。
此时,采矿船内的野兽们还在肆虐,它们穿梭于各个角落,撕咬着采集机器人。看着它们吞咽采集机器人冷却液、机油、电池溶液的行为,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战斗机器人沿着检修通道稳步推进,它们的金属脚步声在空旷的通道内回响。前方有野兽出没时,机器人迅速上前,它们没有使用远程武器,采矿船内部作战远程武器只能给采矿船造成更严重的破坏。
战斗机器人直接近身攻击。看到战斗机器人动作丝毫没有害怕,它们扑向机器人进行反击。灵活的野兽,力量强大的战斗机器人,各自发挥特长用最擅长的方式进行战斗。
随着战斗的深入,战斗机器人逐渐向采矿船内部推进。它们一路清除遇到的野兽,将它们驱离或者直接消灭。被破坏的采矿机器人残骸和散落的零件预示着野兽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