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者在联合舰队的强大攻击下,舰身多处起火,能量护盾闪烁不定,但它凭借强大的舰体结构,顽强抵抗着。舰首的重型激光主炮再次充能,尽管能量聚焦线圈部分损坏,但依然发射出一道威力惊人的激光束。
光辉号战列舰的主炮也及时充能完毕,一道巨大的能量脉冲如同一颗璀璨的毁灭之星,划破黑暗的宇宙空间,以毁天灭地之势冲向毁灭者。两艘战舰主炮汹涌的能量在宇宙空间中相撞,能量肆意的宣泄向宇宙空间。
能量冲击波快速扩散,较近的护卫舰纷纷撤离。风影级巡洋舰趁机攻击毁灭者尾部,毁灭者的动力炉周围的装甲终于被击碎,毁灭者行动开始迟缓,护盾能量再也无法恢复,舰体受到的伤害越来越多。随着光辉号的主炮再次发射,毁灭者再也无法承受,巨大船体开始撕裂粉碎,爆炸的冲击力将周围的残骸和能量碎片如炮弹般向四周扩散。
随着毁灭者的覆灭,宇宙空间再次恢复平静。除了前锋级、星梭级护卫舰,野牛级驱逐舰也被摧毁几艘。但他们成功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大群增援的陨石飞船到达的时候,留下的只有毁灭者的部分残骸和大片的宇宙尘埃。
星巢基地静默的隐身在恒星群的边缘区域,“这里的环境真恶劣,应该能躲一阵。星巢的维修进度落下很多。”秦明叹气,不断的战斗让他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毁灭者被摧毁后,星巢基地成功摆脱岩石族的追踪,暂时获得喘息的时间。
远方的星系群看起来只是一团模糊而明亮的光斑,犹如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黑暗的宇宙绒布之上。随着不断接近,光斑逐渐分化成多个耀眼的光点,那便是构成恒星团的众多恒星。
这些恒星大小不一,颜色各异,有的散发着炽热的蓝白色光芒,宛如宇宙中的蓝色火焰;有的则呈现出温暖的橙黄色,恰似燃烧的巨大篝火。它们相互交织、旋转,在引力的精妙平衡下,形成了一个紧密而有序的恒星团。恒星团的中心区域,引力最为强大,恒星们彼此靠得更近,能量的交换和相互作用也更为剧烈,仿佛是一个宇宙能量的核心熔炉,不断释放出强大的辐射和引力波,向整个星系宣告着它的威严。
每颗恒星都像是一位宇宙舞者,它们在引力的牵引下,沿着复杂而精确的轨道翩翩起舞。较大质量的恒星如同领舞者,其强大的引力影响着周围较小恒星的运动轨迹,而较小恒星的引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恒星产生反作用,共同维持着整个恒星团的动态稳定。这种引力平衡不仅决定了恒星们的位置和运动,还影响着恒星团周围物质的分布和流动。
在恒星团的边缘,引力相对较弱,但仍然足以束缚住一些气体云团和小行星带,形成了一个围绕恒星团的物质环。这些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缓慢地旋转和演化,为恒星团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整个恒星团就像是一片汹涌澎湃的能量海洋,恒星们不断释放出的光和热,以及各种高能粒子流和辐射,在星系空间中交织穿梭。这些能量波动不仅影响着星系内天体的物理环境,还为生命的诞生和发展提供可能的条件。
这里是岩石族的核心区域,也是岩石族的发源地,该区域充斥着强烈的宇宙射线、频繁的陨石撞击以及不稳定的能量场。在这样的环境下,普通的生命形式难以生存,但岩石族却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了这种极端条件。他们的祖先原本是一种特殊的晶体结构,在宇宙能量的长期辐射和陨石撞击带来的物质融合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具有初步意识的生命形态。
早期的岩石族以部落形式分散在这片恶劣区域,他们主要依靠吸收宇宙射线中的特殊能量粒子和从陨石中提取微量金属元素来维持生存和进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族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能量控制技术,能够利用周围环境中的能量来强化自身的晶体结构,提高防御能力。
在种族发展过程中,由于对生存策略和发展方向的不同见解,岩石族逐渐分化出不同的分支。其中,衍生出负责侵略和掠夺的文化通过不断扩张和掠夺其他文明的资源,可以快速提升种族实力。
岩石族的文明中有少部分,利用自身独特的晶体结构,开发出了一套先进的晶体能量科技。他们能够通过特殊的能量注入和频率调制技术,使晶体储存和释放巨大能量。这种能量不仅用于驱动他们的各种设备和武器,还可以在战斗中强化自身的防御和攻击能力。
他们专注于研究如何更高效地采集和转换宇宙中的各种能源,如开发新型的能源收集装置,能够从恒星风中获取更多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