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如战场,甚至比战场更为险恶。
一旦踏入这条路,就注定难以独善其身。
既然已被丁渭一党排斥,包拯便没有打算去巴结丁渭。
那只会死得更惨。
作为穿越者,岂能不明白历史走向?
用不了几年,皇上便能亲政。
朝堂旧臣,尤其是一味谄媚刘太后的奸臣,将会被彻底清洗。
到时就是包拯的出头之日。
或许这便是原主包公明智的地方,考虑得还是比较长远,没有被短期的前程冲昏头脑。
“天下乃皇上的天下!”包拯正色道。
贾至及闻言,眉头紧锁。
不敢相信包拯竟敢在众人面前明确表态,无视太后的存在。
他知道包拯有些胆量,却没想到竟如此不识时务。
贾至及甚至有些佩服他的勇气:“好你个包拯,当真是不知深浅,让本府大开眼界,好极了!”
包拯反唇相讥:“府尹大人觉得这很好笑吗?难道下官说错了,府尹大人认为这天下不是皇上的?”
贾至及反而愣住了,仿佛被反将一军,一时间无言以对。
太后与皇上之间的关系极为微妙。
太后一边想夺权,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又害怕背负骂名。
一边不想放权,想把赵桢培养成一个好皇帝。
心里一直都是矛盾的。
所以,赵桢看似是傀儡,可朝臣还是能分辨太后和他之间那微妙的关系。
又有谁敢公然宣称天下非天子所有?
那无疑是自寻死路!
别说贾至及只是一个府尹,便是当朝首辅大臣吕夷简和丁渭,乃至垂帘听政的太后刘娥,也不敢说这样的话。
否则。
对朝臣而言,那便是公然谋逆,诛连九族;
对太后而言,则是公然篡权,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贾至及笑道:“包拯啊包拯,你倒是令本府刮目相看,可惜太不识时务!”
说着脸色一沉:“左右,将包拯拿下,脱下他的官袍,摘下他的乌纱,罢免知县一职,押赴汴梁,交大理寺问罪。”
啊——?
众人一声惊呼。
谁也没有预料到,府尹会毫无征兆地罢免包拯的官职,连借口都不找一个。
这就是官大的权力么?
“谁敢?”
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见这狗官不分青红皂白,就要问包大人的罪,哪里还顾得上他是什么府尹。
纷纷拔出腰刀,将包拯保护起来。
这狗官如果要对包大人不利,他们兄弟就算是拼上性命,也要保护包大人周全。
贾至及看到有人敢反抗,也是有些诧异。
这包拯,当真是反了天了。
“给本府拿下,胆敢阻拦,格杀勿论!”
手一挥,身后数百禁卫蜂拥上来,将包拯和王朝几人团团围住。
面对如此众多的禁卫,四人根本不敢离开包拯半步。
包拯却是临危不乱,没有表现出惊慌。
大宋崇文抑武,不杀士大夫。
只要不是犯上作乱,就没有死罪,最多就是贬官或流放。
自己依法行事,即便到了大理寺,也须经三司会审,才能定罪。
他不相信宋朝真的没有一个忠臣,为自己讨一个公道。
更不相信,皇上会弃他的生死不顾。
更何况,今天有展昭在场,结局如何,还不好说呢!
包拯随即吩咐四人退下,用质问的口吻怒视贾至及。
“敢问知府大人,本县法犯哪条,律犯哪桩?”
“知府要摘本县乌纱,也得编个罪名吧!”
“本县的知县乃皇上亲自任命,知府大人若无真凭实据说明包拯的罪行,便无权罢免本县的官职!”
贾至及不屑一顾的冷哼一声。
“本府乃你的上官,说你有罪,你就有罪!”
“你既然想听,本府就告诉你,你为官不明,倒行逆施,胡乱定罪,以致民怨沸腾。你藐视上官,对太后不敬,这就是罪名!”
果然是官字两张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包拯心里感到讽刺。
然而,不等他辩白,贾至及已经下令:“拿下!”
韩涛闻言,“呛”的一声,抽出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