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大公堂上,眨眼工夫,就只剩下了包拯几人,以及悬浮在半空中的冤魂。
“退下!”包拯对展昭道。
虽然他也是平生第一次见鬼,但心里知道眼前的冤魂并没有恶意,自然也就没那么害怕了。
展昭和王朝几人闪在一旁,但并没有收起兵器,做好随时和怨鬼搏斗的准备。
“啪”的一声,包拯拍响惊堂木。
“堂下冤魂,你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作何营生,有何冤情,从实说来。”
“草民刘世昌,苏州人氏,乃是个商人!”
“三个月前,回家途中,路过定远县,不想城门已经关闭,遂在小溪村赵大福家借宿。”
“不想赵大福夫妇见草民有钱,便将草民杀害,用菜刀砍下了草民的头颅。”
“为了掩人耳目,赵大福夫妻又将草民的尸骨扔进窑炉中烧成灰烬,做成了乌盆。”
“草民尸骨难以入土,故而无法投胎转世,魂魄附在乌盆之内。”
“幸而遇到张老伯去张光明家讨账,赵大福夫妇便用乌盆抵了债,草民这才有机会见到包大人。”
“求包大人替草民伸冤呐!”
“可恶!”听到这里,一向嫉恶如仇的展昭,握紧了手中的宝剑。
包拯也是感到一阵不可思议。
也有些难以相信,大宋朝,也有这等黑心的刁民。
谋财害命也就算了,还要把人的尸骨做成瓷盆来售卖。
或许这就叫因果报应吧,偏偏自己能看到鬼。
要不然的话,刘世昌一辈子也别想伸冤了。
得知刘世昌悲惨的遭遇,公孙策心中的惧意消散,转为了愤怒。
包拯又仔细问明赵大福的赃款隐藏之所,拍响惊堂木。
“张龙赵虎,你二人即刻赶往小溪村,将赵大福夫妇缉拿归案。”
“是!”
两人领命,跨上腰刀,大步出门,连夜往小溪村而来。
但两人对这个村子不熟悉,只能敲响一户人家,询问赵大福的住所。
问清楚后,两人随即拍响房门。
“开门,开门!”
等了好半天,才见一四十岁的妇人前来开门。
“你们是?”看到是官差,妇人做贼心虚,也不免忐忑起来。
张龙道:“这里可是赵大福家?”
那妇人不敢不承认,问道:“两位官爷,我们是守规矩的老百姓,你们大半夜的来做什么?”
“守规矩?”张龙冷哼一声,“我看你们的胆子大得很,连杀人的事都敢做,不妨告诉你,你们夫妻俩的案子发了,最好老实一点。”
说着,一把将她推开,走进院子来。
妇人顿时慌了:“官爷说…说的什么,我听不懂,你们可不要胡乱冤枉好人。”
张龙也不理会他,目光在院子里打量了一眼,里面堆放着不少的瓷盆、瓷碗,最边上还有一个窑炉。
张龙回头道:“刘世昌就是被你们夫妇用这个窑炉给烧成灰的吧!”
妇人眼睛一亮,吓得脸色惨白。
此事无人知晓,他们怎么会知道?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她只是狡辩:“什么刘世昌,马世昌,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张龙道:“少废话,到了县衙跟包大人解释。”
“我不去,我不去,我没犯法…”妇人吓得魂飞魄散,转身便想逃走。
可刚转过身,赵虎的刀已经架在了她的脖子上。
她哪里还敢动。
两人押着妇人直接闯进屋子,将刚爬起来的赵大福也拿了。
随后张龙直接掀开他夫妻的床板,下面一个酒坛子,满满的一坛子金银珠宝。
“你们没有谋财害命,这金银珠宝哪来的?”
赵大福做贼心虚,支支吾吾,打不上来。
反倒是他老婆,依旧死了的鸭子嘴硬:“这是我们夫妇自家赚的。”
张龙赵虎感到可笑,靠烧窑就能赚上千两的银子,那就没有穷个人了。
张龙道:“去跟包大人解释吧!”
当下将夫妻二人绑了个结实,拿了赃款,投县衙来。
到县衙时,天已大亮。
包拯还没睡醒,还是公孙策前来禀报。
片刻后,包拯来到公堂。
昨晚那些值班的衙役,被吓跑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