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刘爱花连受三大酷刑都没有死,百姓的舆论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
开始由方才的愤怒和唾骂,转为了同情,开始支持刘爱花,为她说起好话。
自古以来,百姓们总是缺乏自己的思考能力,容易被表象所迷惑,人云亦云。
所以,刚一有人说刘爱花有神明庇佑,所有人也都纷纷一致认同了。
看到这一幕,包拯心里一阵哭笑不得。
真不知该如何评价这个民族的百姓了。
说他们坏吧,偏偏又淳朴无知,说他们善良吧,有时候又冷漠得可怕。
“诸位大人,刘爱花已通过考验,可见这是天意!”包拯慨叹一声后,朗声说道。
王拱辰原本并不相信什么天意,但面对眼前的事实,也不得不点头表示赞同:
“包大人说得不错,看来的确是天意,天不让她亡,可见确有重大冤情!”
包拯心里暗暗骂了一声后,朗声说道:“如今,本府要替刘爱花伸冤,可还有人反对?”
围观的百姓们没有人再敢反对,天意自然是要大过礼法的。
连老天都要保护刘爱花,他们怎敢和老天爷作对。
违背天意,那是要遭天谴的。
见没有了阻碍势力,包拯命撤去板钉,正式升堂审理。
薛典也趁机离开了妻子刘爱花的身体,朝着包拯拜了三拜,然后就这么跪在一旁,不说话。
刘爱花回过神后,反倒是一脸诧异,不知方才究竟发生了什么。
啪!
包拯惊堂木拍下。
“刘爱花,你已经三重考验,却毫发无伤,可见你冤情动天,冤深似海。”
“有何冤屈,只管说来,本府替你主持公道。”
刘爱花见终于有官府受理自己的案子,感动得哭拜在地:“民女有诉状!”
拿过包裹,打开诉状,密密麻麻全是血淋淋的字迹。
显是她自己所写。
字迹虽丑陋,可每一个字都是辛酸和血泪。
仿佛血字有了情感,在纸张上泣诉冤屈!
案情并不复杂:
刘爱花从小家贫,父亲刘天佑却好吃懒做,嗜赌成性。
刘爱花还不到十六岁,就被父亲卖给了薛典为妻,拿去赌了。
不过薛典对刘爱花很好,夫妻二人夫唱妇随,相敬如宾。
薛典本是个生意人,婚后不久,便出门做生意。
一去就是三年。
薛典在外赚了大钱后,和一名同乡作伴相约回家。
但途经岳父刘天佑家。
所谓女婿半个儿,薛典也是孝顺的人,便顺路去岳父家探望。
让同乡先回西坪,自己去了岳父家。
看着女婿衣锦还乡,在外赚了不少银子,岳父刘天佑一时眼红。
随后便假意献殷勤,设宴款待薛典,将薛典灌得酩酊大醉。
三更时,刘天佑便和儿子刘无义一起,将女婿杀死,还将尸体割成了小块,分别掩埋于菜园里。
可事有凑巧,刘天佑还有一个五岁的女儿,当晚被姐夫的喊声惊醒,偷偷去姐夫的房间观看。
恰巧看到父亲和哥哥杀害姐夫的一幕。
刘天佑和刘无义以为做得天衣无缝,没人知道他们谋杀了薛典。
可事实是,薛典还有一个同伴知道他去了岳父家里。
几天之后,同伴去薛典家里看望。
见薛典还没有回家,便将事情的经过和刘爱花说了一遍。
刘爱花听后,心中也不由得生疑。
丈夫已回乡数日,就算是去看望父亲,也该回来了。
于是便赶到赤岭村询问情况。
刘天佑看到女儿突然出现,也吃了一惊。
为掩盖真相,刘天佑和刘无义都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杀鸡宽待刘爱花。
不想杀鸡的时候,公鸡惨叫挣扎,恰巧又被小女儿刘爱莲瞧见。
她忍不住拍手叫嚷:“姐姐,你看这鸡,好像那晚的姐夫!”
刘爱花听后,便预感到了不妙,妹妹一定知道什么。
于是将五岁的妹妹拉到无人的地方,用糖果哄骗,才从妹妹嘴里得知了真相。
刘爱花听后,直觉眼前天昏地暗,立刻哭着去责问父亲。
刘天佑见事情败露,怕她闹出去惊动了官府,便好言好语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