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说道:“既如此,包卿,按照大宋律法,该治皇上什么罪名?”
包拯一呆,心想太后不会是要让自己惩治皇上吧!
妈蛋!
这次玩大了。
“太后,按照大宋律法,不孝者杖责,然皇上不知不罪,理应减免,合该杖责二十。”
所有人听到这里,都是大吃一惊。
唯有赵桢,坦然接受。
既然是母后要责罚,他承受的住,也好给天下万民做个表率。
“大人——”公孙策惊呼出声,“皇上乃万乘之躯,如何使得,大人三思。”
太后要责罚皇上,却让开封府来施行。
现在倒是没什么,可以后皇上要是翻脸,这个账怕是要算在开封府头上。
这不是为难皇上,而是明摆着要为难包大人。
“公孙先生不必多言,这是朕罪有应得,理应责罚。包卿不必迟疑,即刻升堂施刑。”
赵桢说罢,率先转身,朝着开封府公堂的方向走去。
公孙策又赶忙求太后:“请太后收回成命,纵观古今,未有臣打君之理!”
“哀家心意已决,公孙先生不必再劝。”
说着,李宸妃也转身朝公堂方向走去。
公孙策还想劝包拯,却被包拯伸手打断:“公孙先生不必担心,本府自有主张。”
影视剧中,就有狸猫换太子的情节,包拯熟悉。
既然李宸妃要打皇上,那他也只好按剧本行事了。
随即,包拯升了堂。
李宸妃在一旁坐定。
皇上则站在大殿中央,包拯高处坐了,将手中惊堂木一拍,吓得李宸妃娇躯一颤,不想开封府的公堂如此威严。
此时她心里也不免担忧起来,生怕包拯不明事体,真个按律杖责皇上。
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母亲?
只听包拯道:“皇上虽有不孝之嫌,按律法,理应杖责二十。”
“然皇上乃是一国之君,身系社稷存亡,百姓生死,法不加于身。”
“古有割发代刑之义,今臣奉命执法,亦效法古贤,责打龙袍,以为天下不孝者戒。”
“王朝马汉,为陛下宽衣,脱去陛下龙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