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填完《青玉案》后,大殿上响起阵阵赞誉和惊叹之声。
这首词的基调,太出乎大家的预料了。
没有人会想到,他这个一身真气,豪气干云的包青天,内心深处也隐藏着如此含蓄的柔情。
偏殿里的升国公主更是美眸泛光,惊喜连连,对包拯的好感如坐飞机一般飙升。
虽然欧阳修和宋祁两位青年才俊的词作也可圈可点,可想必包拯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便黯淡了几分。
“如何呀公主?包拯的文采没让你失望吧?”李后抿嘴笑道。
公主俊秀的脸颊上蕴出淡淡的红晕,明明心里早已欢喜,却嘴硬道:“马马虎虎吧!”
太后笑着摇了摇头,这女儿家的心思,她能不懂么?
眼看公主相中了包拯,李后心里也是喜不自胜。
此时,大殿上依旧一片扰攘和恭维。
今时不同往日,以前刘太后执政的时候,大家没太把包拯当回事。
可现在是皇上亲政,大宋朝的天变了。
包拯是皇上最宠幸的大臣之一,百官自然是要巴结他。
更何况,包拯还替皇上的生母,当今的太后沉冤昭雪,这是天大的功劳。
有皇上坚定不移的恩宠,加上太后的感激,不难想象,包拯今后的仕途,必然是一帆风顺,蒸蒸日上。
宴席结束,大家大醉而归,赵桢心里高兴,故也喝得酩酊大醉。
次日中午。
包拯刚从府衙回来,府门外顿时响起一声:“圣旨到,包拯接旨。”
包拯一脸懵逼,连忙整衣端肃,出房门来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封府尹包拯,自为官以来,屡建功勋,公忠体国,特此将升国长公主赐予卿为妻,招赘卿为驸马,三日后完婚,不得抗旨,钦此。”
“什么?”包拯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
就连展昭和公孙策也是目瞪口呆,惊得像个泥塑。
皇上竟然要把升国公主许配给大人?
这也太突然了!
对两人而言,这自然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大人要是成了驸马爷,便成了皇亲国戚。
这无疑是一道最有用的护身符,比所谓的尚方宝剑和免死金牌更加有用。
“大人,快接旨啊!”看着包拯怔怔出神,公孙策赶忙拉了拉他的衣角提醒。
然而,他哪里知道,包拯心里却一百个不情愿。
攀上皇家,好是好。
可驸马爷不是那么好当的。
虽说古代女子需遵守三从四德,可这个规矩,似乎并不适用于皇家。
君不见大唐的太平公主,驸马的绿帽子左一顶右一顶,活脱脱就是个绿王八,哈巴狗。
要是娶了公主,以后想勾栏挺曲,纳几个小妾,怕是难了。
作为穿越者,谁不想左拥右抱,三妻四妾,那不是白穿越了。
“包大人,接旨吧!”传旨的陈琳,也是笑着催促。
他也是打心眼里替包拯高兴。
陈琳对包拯一直都格外敬重,更见包拯替李宸妃沉冤昭雪,超度寇珠的亡魂,就连陈琳现在也是备受皇上和太后的恩宠。
皇上为了感念陈琳二十五年前的搭救之恩,封他为亚父。
作为一个太监,人生可谓走向巅峰了。
“包拯……接旨!”
包拯迟疑了一下后,还是接过了圣旨。
既然皇上要赐婚,就说明是早有筹谋。
包拯也不想扫了皇上的兴,拂了公主的脸面。
陈琳将圣旨递在包拯手里,喜滋滋、笑盈盈:“恭喜包大人!哦不,看咱家这张嘴,应该叫您驸马爷才对。”
包拯面色一苦,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来。
“陈公公,不知皇上为何突然赐婚,将长公主许配给下官?”
“包大人不知,这其实是太后的意思!”
“太后感念包大人替她沉冤昭雪之恩德,一直图报,见升国公主至今未曾婚配,故才有了赐婚之意。”
包拯问道:“大宋人才济济,才子众多,为何独独选下官呢?”
陈琳呵呵一笑:“大人这话未免矫情了,您可是百姓的青天,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配公主,正是天作之合呀!”
“这里面还有个缘故,升国公主少有才学,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自言道,若为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