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要罚我什么?”
“罚你……”
公主看向窗外,见院子里的梅花开得正盛,便道:
“罚你以梅花为题,即兴填词一首。”
“要是作不出来,日后府中大小事务都要听本宫裁决,此生不得纳妾。”
额……
又来!
怎么又是诗词歌赋?
包拯突觉以后的日子怕是艰难了。
面对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妻子,以后的生活,免不了天天要和诗词对联打交道。
“我要是作出来了呢?”
“那本宫以后都听你的!”
“公主可不要反悔。”说到这里,包拯暗暗得意起来。
关于“梅花”的诗词,他会背的可不少。
“本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那公主听好了。”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包拯一口气吟诵了四首词作,每一首都堪称精品佳作,把公主都惊得僵在了床上。
只见她美眸泛光,杏眼直勾勾地盯着包拯,半晌都回不过神来。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驸马的才华,太惊艳了。
多少人呕心沥血,方能做一首传世佳作,他却一口气作了四首。
而且每一首的风格都不同,从不同的角度歌颂梅花。
立意高远,格局远大。
仿佛从几首词作中,便能窥探出包拯高尚雅致的品格。
“公主!”看着出神的公主,包拯轻声喊了一句。
公主回过神来,满脸倾慕:“驸马真乃旷世奇才!”
“公主过誉了!”包拯得意一笑,“诗词不过小道而已。”
还好以前他不是学渣,会背几百首诗词,要不然的话,想在大宋混下去,就难了。
“公主,时候不早了,该去给嫂娘请安了!”
“嗯!”
公主点点头,一面穿衣,一面问包拯为何称“嫂娘”。
包拯这才解释了一遍其中缘故。
公主道:“尊嫂真乃少有的贤良。”
心里也不由敬重。
随即穿戴整齐,打扮得花枝招展,和包拯一道来给吴妙真请安。
吴妙真先给公主行了人臣之礼,将公主请到房里。
公主又给吴妙真请安,只称“嫂嫂”。
看着公主端庄秀丽,又通情达理,并非想象中那般刁蛮任性,吴妙真心里欢喜不尽。
“公主,三儿没欺负你吧?”
公主腼腆一笑:“驸马待我很好,谢嫂嫂关心。”
吴妙真道:“那就好,三儿要是欺负你,你跟我说,我好好教训他。”
一家人有说有笑,包拯随即道:“嫂娘,你年纪大了,就别回去了。以后就留在府邸,让小弟好好尽孝。”
包拯做了官后,就多次派人去接嫂娘,可她不喜欢待在城里,包拯也是无奈。
然而这次,她却突然想通了,欣然答应留下。
包拯欢喜不尽。
吩咐包兴和丫鬟好生伺候。
随即,包拯又和公主去皇宫给太后请安。
不过李后担心的反而是包拯,有没有被公主欺负。
包拯笑道:“公主贤德淑良,没欺负臣。”
“那便好!包卿若受了委屈,尽管来找哀家。”
“谢太后!不过公主通情达理,绝非无理取闹之人。”
瞧着夫妻二人一唱一和,夫唱妇随,可见夫妻生活很是和谐,太后心里也很是高兴。
“包卿,你执掌开封府以来,辛苦非常。如今和公主成亲,理应多陪陪公主,增进增进感情。哀家去跟皇上说说,放你几天假,让你清闲几日。”
“谢太后!”
的确,包拯也感觉为官以来,就很少有闲暇,他也想放松放松。
太后恩典,他欣然领受。
包拯这才得以和公主过了几天蜜月生活,其乐融融,好不惬意。
这天,公主独自回宫看望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