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答应!”
“我就不信包拯一辈子都不会犯错,一旦行差踏错,有任何把柄,本宫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曹皇后眼中血红,表情狰狞。
看到她这副模样,曹国舅无奈地长叹口气,感到无能为力。
知道自己的劝说已无济于事,一切只能看包拯的造化了。
次日,曹国舅整理行装,坐上马车,离开了京城。
来到十里亭。
却见包拯带着展昭和公孙策,早已在十里亭等候,专程为他送行。
并非因为巴结曹国舅,也不是因为惧怕曹家的势力,而是包拯单纯地认为曹国舅人品不错,想与他结交为友。
“国舅爷,是包大人!”马夫停下马车道。
曹国舅下了马车,双方互相致意。
曹国舅道:“包大人能来为我送行,真是让老夫受宠若惊!”
“国舅言重了!”包拯微笑着,“包拯备了一杯薄酒,聊表心意,祝国舅一路顺风。”
两人共饮了酒。
展昭和公孙策也各自敬了国舅一杯,曹国舅这才告别离去。
多年后,曹国舅厌恶了官场的勾心斗角,所以散尽家财,辞别亲友,归隐山林,潜心修道。
后遇汉钟离和吕洞宾点化,拜入吕洞宾门下,成为八仙之一。
八仙在人间屡次显灵,又漂洋过海去蓬莱岛求仙药,救济生灵,普度苍生。
八仙的事迹在人间广为流传。
这是后话。
曹国舅离京后,包拯等人也打道回府。
刚到府邸,就听门子来报,参知政事范仲淹求见。
包拯闻言,赶忙整理衣冠,出门迎接。
从古至今,能让包拯佩服的宰相没有几个。
范仲淹算得上其中之一。
立功立德立言,都做到了,就有宋一朝而言,真正的名相,也就寇准和范仲淹而已。
若论奸相,则车载斗量。
当下,包拯将其迎至花厅奉茶,笑问道:“相公光临鄙府,必有以教我?”
范仲淹笑着摇摇头:“岂敢!包大人如今乃驸马爷,不敢言教。”
“包拯惭愧,包拯与范大人乃君子之交,不以身份而论,相公有话但说无妨。”
“那老夫就直言了!”
范仲淹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开门见山:
“包大人,大宋文道治国,以至于官员冗余,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包大人深受陛下信任,独不见耶?”
才一开口,包拯就明白范仲淹这是想要变法了。
包拯一直有变法之心,只是担心没有人支持。
如今范仲淹有此意,当然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