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自然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男人,亲手将自己的亲侄子推向铡刀。
那样的话,岂不是要落一个无情无义的骂名。
“公主,不可!”
公主还没动身,包拯将她拦下。
“为什么?”公主一脸困惑和不解。
她相信只要自己去求皇兄,皇兄看在自己的面上,看在包拯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的份上,一定会网开一面,下旨特赦。
包拯解释:“公主去求情,不仅是在为难陛下,更是罔顾国法。”
公主都惊呆了,她当然知道自己的男人是什么样的人,一生都在维护朝纲。
然而,那是他的亲侄儿啊!
明明可以救他一命,驸马不但不主动救,反而阻止她去求情。
驸马的心里难道当真没有一点亲情可言了么?
包拯没有理会公主震惊的目光。
“包勉既然触犯了国法,就应该为此付出代价。”
“公主可还记得的皇后娘娘的弟弟曹国舅。”
“当初皇后娘娘亲自到开封府说情,都被包拯拒绝。”
“如今我包家的人犯了法,公主又去求情的话,皇后将会如何看待我,皇上将会如何看待我,天下之人又会如何看待我?”
公主闻言,顿时沉默了,也理解了包拯的绝情绝义。
良久之后,才道:“就算包勉有罪,也不该由驸马来执刑,我求皇兄将此案交给大理寺和刑部便是了。”
“不!”包拯铿然道,“我包家的人,就应该由我来处置。”
包拯现在也想通了。
既然想在大宋朝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就应当有一颗常人所不能的狠心。
他就是想让天下人都睁开眼睛好好看清楚,自己是如何执法的。
只有亲手将亲侄儿送上断头台,才能真正震慑天下贪官污吏。
公主看着包拯这副果决狠厉的模样,不由头皮发麻,心里一阵发怵。
驸马的心肠……太狠了,超乎了她的想象。
她睁大了水灵灵的眸子,直勾勾看着包拯,良久都说不出话,也不敢说话。
“公主是不是觉得我很无情!”
看到公主吃惊的模样,包拯的脸色才勉强松弛。
公主微微摇头,依旧沉默,不知在思索什么。
包拯也没有继续解释,懂得人自然能懂,不懂的人解释了也没用。
若是连公主这样的皇室血脉都不明白自己的苦心孤诣,那只能说这是国家的悲哀,民族的悲哀。
次日一早,包拯神堂问案。
伴随惊堂木拍下,公堂上一派寂静肃然。
往常审理案子,众人的心情都带着愤怒。
然而这次,大家心里更多的却是一种无奈。
自从跟着包大人,展昭、公孙策和四校尉所经历的案子不胜枚举,无论如何难断的案子,他们都从不退缩。
唯独此案,他们感到心里有千斤重物压着一般,不想升堂,没有人想面对。
“传犯官包勉上堂!”
“威……武……”
须臾,身穿囚服的包勉,被衙役押解上堂来,一脸的从容和释然。
昨晚包拯和他说了那么多,他心里已经想通了。
既然做好了死的准备,自然也就没什么可惧怕的了。
此时,公堂外已围满了百姓,熙熙攘攘,议论纷纷。
此时见包拯重审包勉一案,百姓才知道是他们误会了青天大老爷。
青天大老爷还是青天大老爷,没有徇私枉法。
“啪!”
包拯将惊堂木重重拍下,“包勉,将你所犯罪行一一招来。”
包勉也毫不含糊,当即将在莱阳县任职期间的所作所为,如何压榨百姓,如何搜刮民财,如何逼迫良家妇女,又是如何买凶杀害告状的百姓等,如数家珍一般供认不讳。
众人都听得瞠目结舌,不敢相信,这些伤天害理的勾当,真是包勉所为,这还是包大人的侄儿吗?
百姓更是叫骂一片,一阵嘲讽。
都是吃一般奶水长大的叔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一个为国为民,大公无私,一个却是自私自利,伤天害理。
果然,人性之恶,是与生俱来的。
要不然,青天大老爷和侄子之间,为何就判若两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