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房间宽8米,深度8米,单排24个房间,一侧就有12个通风口。
齐云飞最开始准备占据三分之一的防空洞,但考虑到家禽的养殖和蔬菜的种植,为了有足够的空间现在和两位爸爸一商量,最终决定占据整个防空洞的一半,因为要留出一个房间填满沙石,所以留给自己家人的房间只有22个,外加宽八米长接近一百米的走廊。有了这么大的地方,足够自家人种菜生活了,也省去再往里面挖山的工作了。
现在要做的就是先挖塌一个房间的洞壁,看看缺多少土方才能完全挡住防空洞的空隙,也好提前准备足够的材料。
因为所有人都不会开挖掘机,齐云飞只能一边在网上学习,一边尝试着挖掘。
还好这台挖掘机的配件比较多,有专门用来破碎的冲击头。
“铛……铛……铛……”敲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敲透了侧墙的一块一米见方的地方,不愧是国家修的防空洞,用料是真的足,水泥层足有20厘米,中间还有钢筋夹层。
刘父和刘冰两个人配合卸粮食,因为有了工具的帮助,两人甚至比昨天干的还要轻松。自己爸爸则开着家里的农用四轮车去拉柴油了,一大油桶可以装三百斤油,五吨柴油,半吨汽油就要装38桶,爸爸开车用了两趟也才拉完。
“老齐啊!这些油看着不少,估计也用不了多久,能想办法再弄点来。”刘父一边帮着卸油,一边说。
“我也在想这事呢!这两天我再找找朋友看看有没有人能帮着买一些?估计还能弄来这么多吧!”现在既不是秋收,也不是春耕,所以能批这么多油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想要买更多的油,只能找朋友帮忙了。
天快亮的时候,齐父开着四轮车回了家,剩下三个人继续就在防空洞。
经过一晚上的奋战,齐云飞自己完全挖开了一个房间的洞顶,可是由于山体质地比较紧密,很多大石头互相挤压着,从开口处几乎没落下多少土石,房间散落的都是水泥块,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想要完全填满房间缺不少土。
“小飞啊!看来还得往深处接着挖山啊!不然缺的土石根本没法补齐。”刘父这会也过来跟着学习挖机的驾驶,总让姑爷一个人开车也怪累人的。
“只能挖山了,这又是不小的工程啊!”齐云飞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心里盘算得用多少土方才能填满至少半个房间。
下来的日子就是挖山,然后加固山体,再把挖出来的土填放到房间里。齐父有时间就帮着倒运物资进来。
平静的日子过了一个半月,所有的物资终于全部搬进防空洞里,防空洞也完成了大体改造。
其中一间单独存放汽油和柴油,现在柴油存储12吨,汽油3吨,车上用的机油,刹车油,液压油,黄油也都存了几百斤。
三间房子里都是存的玉米,用来饲养牲畜,一间屋子存放黄豆,是为了家人以后榨油用的,榨油剩下的豆饼还能用来喂牲畜。两个房间的带壳水稻,一个房间的带壳小麦,还有半间屋子的各种杂粮,半间屋子的速食产品。
为了防止发霉,齐父还想了办法,用铁管当立柱,铁丝网做隔断,每五十厘米厚做成一排的铁笼子,将玉米粒都装进铁笼子里。每两排铁笼子中间还留有五十厘米的空间用来通风,可以有效长期的存放粮食。
另外还有一间屋子里是磨坊,为了能让粮食保存的更久,所以存的粮食都是整粒或者带壳的,为了以后的食用,所以父亲还买了好几台加工机器,不过考虑到能源问题,都是最小型号的。甚至都还准备一套手工机器,就是为了防止以后没电的时候也能保证正常生活。
极寒末世的取暖问题更是重中之重,为此父亲从六七家煤厂买了整整六间屋子的无烟煤块作为供暖储备。
岳父则在父亲的指导下给需要种植,养殖,住人的房间都安装了暖气。
因为大厅的面积最大,是最好的种植场所,所以大厅的暖气安装也是最多的。为了能更好的保温,所有的墙体都重新做了保温层,洞顶还在离地两米半的高度多做了一层吊顶,可以使温暖的空气不至于全跑洞顶上去。
虽然发电机选用的都是静音款,但也不可避免的有噪声,所以发电机房和磨坊在最里面的一个房间里,岳父用一堵墙将两个工作区分开。
对面的房间是整个避难所的锅炉房,厨房和餐厅,因为要供热的面积很大,又要考虑节省燃料,所以父亲斥巨资买了两台养殖场专用的超大节能返烧式锅炉,一个正常使用,一个备用。一个锅炉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