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大厅,一张雕木方桌上
摆着一壶桃花酿,两碟小菜。
阿紫和姬乐儿坐在一起,边吃边聊。
半盏茶后,阿紫端起酒杯,笑眯眯地对姬乐儿道:
“绝影族上的女子没有这么多讲究。
咱们一见如故,就以姐妹相称可好?”
姬乐儿举杯邀约,微笑地说:
“摩尼教教规没那么多讲究。
若是姑娘不嫌弃,我唤姑娘一声“阿姐”可好?”
言罢,两人相互瞅了眼,伸出手道:
“阿姐!”
“小妹!”
待阿紫和姬乐儿交换了生辰。
阿紫吟吟一笑,对姬乐儿道:
“不知小妹此次前来中原,是有什么要事吗?”
姬乐儿喝了口酒,长叹一声:
“不知何时,摩尼教典籍被人流传于整个西域。
从那以后,无数绿林人士前来教中想要求取。
父亲知道典籍是本派不传之秘,非常人可学。
便走出门来,亲自婉言拒绝那些绿林人士。
那想,那些人求取不行。就用上了暗杀偷袭之术。”
说到这里,姬乐儿回忆一会,朝阿紫诉说道:
“数个月内,门派内就有数百人受伤。
重伤者更是达到百余人。
父亲也遭到刺客偷袭,肩上中了一箭。
好在箭上无毒,伤口不深。”
阿紫听到此,皱眉张目,追问道:
“父亲得知消息,让我护送典籍前往中原。
去西京长都交给一位姓方的国公挚友。”
“原来是这般情况。”阿紫暗暗地想。
姬乐儿述说完后,笑着问:
“阿姐怎么会在这里?”
阿紫眉梢微翘,嬉笑道:
“姬小妹,阿姐从缥缈峰学艺归来。
准备从中原返回绝影族参加绝影庆典。”
姬乐儿倒了杯酒,惋惜地说
“可惜小妹和阿姐并不同路。
不然路上也好有个伴。”
阿紫“哦”了一声,问询地道:
“不知小妹可知姓方的国公名讳?”
姬乐儿抿口酒,回忆说道:
“他姓方名孝淳,是闻名天下的大儒。
师从稷辰学宫的孔夫子和颜夫子。
多年前宫变,他支持当今圣上为皇帝。
圣上登位,封其为成国公,封地三千。”
阿紫有些好奇,吃了口菜,继续问道:
“方夫子和你爹爹交好?”
姬乐儿点点头,夹起一块肉放入嘴里:
“方父子和我爹是喝过血酒的挚友。
两人的性格一致,政见也一致。
只不过在儿女事上,他没有我爹开明。”
阿紫听到这里,咯咯笑了,打趣地说:
“小妹可是看见过成国公真人?”
一提起这件事,姬乐儿来了劲。
她从碟子里拨拉了几口肉,又灌了自己两口酒。
她沉思会,遥想往事,低吟道:
“头戴一顶青纱毡角儿头巾,齐眉勒着二狐抢珠金抹额。
穿件二色金百蝶穿花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绦。
外罩石青起花团锻排穗褂,登着水墨色缎桃瓣小朝靴。”
稍息后,姬乐儿想起些什么,面容羞涩,补充道: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
生得风流韵致,自然是个才子。”
“听小妹这番介绍,阿姐便知方夫子不是常人。”阿紫若有所思地道。
姬乐儿听后,心里偷偷一乐,对阿紫笑道:
“阿姐,方夫子可是数届科举考试会试第一。
还曾持节出玉门关,替天子巡视西域诸国。
各国待之如同上宾一般,有些帝王与之折节。”
阿紫边听边享用美食,待姬乐儿说完,遗憾地道:
“若不是要回绝影族准备庆典,
阿姐真想跟着小妹前往西京。
拜访方夫子,好生向他讨教学问。”
姬乐儿夹了口菜,塞进嘴里,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