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好不容易逮着机会进来了,如果不好好四处溜达溜达、见识见识,那自己岂不是大亏特亏嘛!
只可惜呀,他的额娘在宫中根本毫无话语权可言,想要实现这个小小的愿望都如此艰难,真叫人发愁!
就在弘晖绞尽脑汁之际,总算是盼来了转机——在宫宴即将开场之前,胤禛与胤禵一同来到了永和宫。
只见胤禛和胤禵双双恭敬地向德妃行礼问好道:“儿子给额娘请安!”
德妃微微一笑,和声说道:“快些起身落座吧!”
待胤禛稳稳当当地坐下后,目光便不由自主地落在了胤禵和德妃身上。
瞧着眼前这二人母慈子孝的温馨场景,再瞅瞅自己这边宛如一根根木桩般杵着的一家人,此情此景实在是充满了讽刺意味!
待到宫宴正式开始时,胤禛身旁坐着的乃是柔则,而弘晖坐在自家额娘宜修身边。
整个宫宴之上,众人推杯换盏,一片歌舞升平之象,好不热闹。
待皇上的诸位皇子依次给康熙皇帝拜过年后,接下来便轮到了他们这些皇孙一辈登场了。
一时间,众多孙子齐声高呼:“孙儿参见皇玛法,愿皇玛法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皇上坐在主位上,面带笑意,声音洪亮道:“都起来吧!”
众孙子纷纷起身,恭敬地齐声回答道:“多谢皇玛法!”
他们一个个身姿挺拔,面容俊秀,眼神中透露出对康熙皇上的敬畏与尊重。
康熙皇上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众多的孙子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
这些孩子们都是皇室的未来希望,看到他们如此朝气蓬勃、聪明伶俐,他感到十分欣慰。
康熙皇上见他这么多孙子好不容易凑齐,决定借此机会考考孙子们的学业,以了解他们平日里的学习情况。
皇上从孙辈最大的阿哥开始考问,从太子的庶长子起始,一路考至弘晖,然而他尚年幼未满三岁,却也不敢过于表现自己,只得老老实实地背诵起那首耳熟能详的《三字经》来。
康熙皇上见弘晖这么小的年纪就能把整首三字经背完,心里也很是欣慰,为此他还夸了胤禛。
而弘晖则在这个时候签了到。
【叮,恭喜宿主签到成功,奖励一张入梦符!】
且说到柔则,自怀有身孕之后,满心满眼皆是即将到来的新生命。
她对胤禛的依赖愈发深厚,常常将其留在自己身旁,只盼能与他一同感受这份即将为人父母的喜悦。
然而,因腹中胎儿缘故,她虽将胤禛霸在身边,却无法像往昔那般侍奉他就寝。
胤禛,身为堂堂大清皇子,自幼在宫廷之中接受皇家规制的熏陶,身边向来不乏莺莺燕燕。
虽说他对柔则深情厚意,但又怎能为了有孕在身的柔则,便从此守身如玉呢?
这种想法,在当时的皇家环境与社会风气之下,几乎是天方夜谭。
于是,在这自然而然的情势驱使下,他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府中的其他格格,时常前往她们的庭院走动。
恰在此时,格格李氏与格格耿氏一同被选入了贝勒府。
这耿氏,生得一副清秀可人的模样,不同于李氏那明艳照人、令人一眼难忘的美。
耿氏的美,犹如山间潺潺流淌的溪流,虽不夺目,却自有一番独特的韵味与风姿。
她举手投足间,透着一种温婉的气质,仿佛能将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柔和起来。
自从李氏与耿氏踏入贝勒府的那一日起,府中的格局悄然发生了变化。
胤禛似乎对李氏格外青睐,时常光顾她的院子。
而另一边,柔则的孕期渐渐走到了尽头,迎来了生产的关键时刻。
产房之中,气氛紧张压抑,众人忙忙碌碌,宜修悄然出手,暗中做了手脚。
然而,弘晖又怎会看着柔则就此香消玉殒呢?历经无数坎坷与磨难后,柔则最终还是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不仅如此,连她所诞下的二阿哥竟然也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
胤禛满心欢喜地为这位新诞生的二阿哥取名为“弘昐”,只可惜命运弄人,弘昐自幼体质孱弱,尽管众人悉心照料,却仍未能抵挡住病魔的侵袭,未满三岁时就不幸夭折了。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犹如晴天霹雳一般,使得柔则瞬间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身心憔悴的她一下子病倒在了床榻之上。
可就在这时,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