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也未相见,但仅因你所得神通为[浩然正气],老夫便信你。
若是有意便可去竖水镇外,在歪脖子树下有一狐墓,可寻得曦文,成与不成皆在你二人之意。”
再看完信,甘曦文有些懵,仿佛原本拥有的东西,忽然没了。
另一边,沈错已经到达第二个露台前。
相比于还要排队的第一露台,第二个露台只有十几人。
沈错上前找到个好位置,提笔便写:
“静夜思[沈错]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仅仅数息,玉璧再次洞开。
——
一处看台上,有七位身穿紫袍,头戴宝冠之人,手持笏板者。
他们正指着笏板,和旁边之人不断讨论。
这时忽然有星官进来,对几人作揖行礼道:
,!
“几位大人,星君已经将此次文章第一定下了。”
“啊?”几人闻言傻眼,不是应该他们先挑选前百,在交由星君吗?
“据说是文星震动,有人写出了圣言。”
“圣言吗!?”
紫袍星官震惊,忙问道:“星震几息?”
“很是微弱只有一息。”
听到回答,几人又叹了口气,才一息。
“可能是有心怀正气者,偶然间写出了圣言,不必在意。”
紫袍星官中,为首老者摆了摆手道。
心中不由怅然,要是震动多到息该多好?
圣人一出,文星大盛。
文道必然大兴,修行此权柄者,获得权柄、突破品级都将更加简单。
另一边,沈错在一最后一块玉璧前停了下来。
相比于文章、诗词,颂赋文体实在绕不开华国古代经典、人物。
颂本就是歌颂人物的文体,而赋本就是多借物言志,甚至之间是完全描写人物、景色,只看谁写的语句优美。
或许泱泱华国,古代颂赋之中有能绕开特殊人物,地点的。
可沈错作为一个理科生,他实在想不出了。
最后一道玉璧他打算放弃,毕竟他如今已经能得到[文化兰草]的根和叶。
足够他的文神权柄圆满,甚至还有所超出了。
更何况,去星宫参加宴会也不保险。
万一让里面的大神发现他身上的秘密,反倒是得不偿失。
:()我有一个神道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