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这么个小国,才多大功?
史书上记不记都还两说呢。
而饮马瀚海,封狼居胥可不同,史书单开都有可能的。
众所周知,华夏的史书,对于各种战争的记录标准一向是赢则一笔带过,输则上下两册。
打赢了:理所当然。
打输了:起因,经过,结果,为什么会输,怎么输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训,下次应该注意什么,应该怎么打回去,该怎么打赢,怎么给他打服等等等等,都得记上。
史书之上,几千年光荣史一笔带过,可是那百年屈辱写了好几册,生怕我们记不住。
千年列强只字不提,百年屈辱逐字逐句。
为了史书留名,我才不要这么个小部落的功劳,我李九江十四岁封狼居胥,史书上给我多写几行咋啦?
正行军的李文忠打了两个喷嚏,“怎么感觉我那个逆子在骂我?”
蓝玉打了个哈欠,“文和啊,咱们得快点啊,小茂应该都到草原了,咱们再慢点,封狼居胥就没我们啥事儿了。”
李文忠瞅了眼后面的大军,“不是咱们不快,而是那大炮太笨重了啊。”
“要不我们急行军先去,他们押送大炮慢慢赶上?”
蓝玉说道。
李文忠摇摇头,“燕王他们肯定不会同意的,你甭想了,小心他们去参你们一本,至于小茂他封狼居胥,你放心,他没那么快的,他那几万兵马都是土匪改编,战力不高,封狼居胥的肯定是我们俩。”
蓝玉点点头,“好叭,万一你儿子先到怎么办?”
“他带的是重甲,速度比我们还慢呢,不用担心。”李文忠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
此时皇宫的朝堂上。
朱雄英正在上朝,一副舆图展现在朝堂上。
“众爱卿,你们看我们大明的国土,这么点大,才四百多万平方公里,小的可怜,辽东没有光复,草原还没平定,还有这儿,都没有打下来,这么点大的国土,你们不觉得惭愧吗?”
朱雄英看向淮西集团的众人说道。
众人一阵尴尬。
徐达说道,“殿下,开战是需要理由的,咱们是天朝上国。”
“理由?谁给孤一个开战的理由,孤直接封他爵位。”
朱雄英看向了文官集团。
马上就有人站出来了,“殿下,臣愿再复汉使荣光,出使他国!”
“呃……孤保你子孙三代富贵。”
朱雄英继续说道。
这个官员听到这话,呼吸都急促了起来,“臣到他们的大殿就自裁!必定葬身异国他乡。”
朱雄英嘴角一歪,“孤史书之上给你单开一行。”
“敌国太后当与臣同床共枕!令蛮夷拜服,归流华夏正统。”这个官员激动了。
妈耶,史书单开一行,这诱惑……回头清明祖宗靠边站,头香是我的。
“孤再让人在你祖籍,给你刻碑立传。”
“臣不光要敌国太后与臣同床共枕,还要敌国贵妃伺候,皇帝端茶,臣的死相可以超乎殿下的想象!请殿下命臣为使,臣今天就出京,出使他国!”
这个臣子当即跪下高呼。
“殿下,臣祖上就干过汉使,臣有经验,请殿下命臣为使啊。”
“殿下,让臣去,殿下您让臣怎么死,臣就怎么死。”
“臣去了敌国,用他们皇帝当凳子,太子当脚踏,贵妃当婢女,太后为暖床,保证死得最惨!让臣去吧,殿下。”
“殿下,看在臣为大明兢兢业业了十年的份上,这个机会请务必让给臣啊。”
“消耗一位汉使,获得宣战理由,此等美事岂能轮到你们这群老朽?滚开,让我这个年轻人来。”
文官集团那边,哗啦啦站出来一群官员。
都是请缨为使的。
朱雄英看向徐达,“兵部尚书,宣战理由已经有了,还有什么问题吗?”
徐达嘴角直抽抽,你们这群文官啊,一听到这青史留名的机会,那浩然之气都不养了是吧?
你们那沉得住气的本事呢?
“呃……不知殿下现在又想打哪里了?”徐达询问道。
朱雄英在舆图上圈圈点点,“孤喜欢海棠叶,所以这一片海棠叶都是我华夏版图,如今尚未一统,孤希望三年之内,这片中华秋海棠叶,能够归于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