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愫见詹挽月脸色不太对,问道:“阿挽,怎么了?”
詹挽月怕这里有什么误会,她不想横生枝节影响林歇和宁愫的夫妻感情。
于是,她先把疑问都收了起来,对宁愫笑了笑:“没事,有点饿了,刚刚想吃的有点走神。”
宁愫听完直乐:“那你一会儿多吃点。”
“好。”
吃过午饭,两人打车前往理疗馆。
詹挽月复诊,宁愫看诊,之后詹挽月去做理疗针灸,宁愫做了一系列检查,等两个人都完事,从理疗馆出来已经快到傍晚了。
晚饭过后,两人回酒店休息。
第二天,詹挽月先陪宁愫去公墓给林歇妈妈扫了墓。
虽然今天不是忌日,但宁愫坚持要去一趟,说是尽孝,也是礼数。
离开的时候,宁愫伸手轻抚林歇妈妈的照片。
詹挽月看她眼里泛着泪光,目光柔软得她鼻子没缘由地一酸,心却被一种温暖的情绪包裹。
她听见宁愫温声说:“妈妈,您在那边好好的,有空多来梦里看看林歇,他很想您。”
“我走了,下次我和林歇一块儿来看您。”
从公墓离开,等车的时候,宁愫对詹挽月说:“阿挽,你先酒店吧,我想再去一个地方看看。”
詹挽月问:“去哪里?我陪你一起吧。”
“你们长大的孤儿院。”宁愫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结婚前我和你哥来看妈妈,我说想去看,你哥不带我去,他说那里没什么愉快的记忆,不想故地重游。”
詹挽月想起小时候被霸凌的经历,轻“嗯”一声:“确实。”
“算是我的私心吧,我想尽可能多了解一点我的伴侣,他长大的地方,我想亲眼看一看长什么样子。”
宁愫展颜一笑:“所以你回酒店等我就好了,我午饭之前会回去的。”
詹挽月不禁动容,改变了想法:“不用,我突然也想回去看看了,我跟你一起。”
宁愫微怔:“阿挽你不用勉强自己……”
“不勉强,我说的真心话。”
詹挽月感慨道:“泊北这十几年变化挺大的,我这两年经常来泊北,但一次都没去过孤儿院,也蛮好奇那个变成什么样子了。”
她冲宁愫笑道:“你去了解你的爱人,我去看看过去的自己,殊途同归。”
宁愫轻笑:“好。”
两人打车前往泊北孤儿院。
还没到目的地,詹挽月就感受到了变化——孤儿院迁址了。
迁到了泊北最好的学区之内,离市政府和市教育局都很近,不像从前,在偏远的郊区。
小时候市区公共交通不发达的时候,她和林歇每天上学要步行将近一个小时才能走到公交站台,然后转车,再过四十分钟才能到学校。
学校七点半打铃,如果不踩点,他们五点四十就要从孤儿院出发,洗漱加吃饭最快十分钟,最迟五点半起床。
夏天还好一点,天很早就亮了。
冬天是最难熬的,一路又冷又困,有些路口没路灯,一积雪,路更难走。
这样的日子他们过了很多年。
司机是个话痨,以为他们是外地来旅游的,一个劲给他们介绍泊北可玩的景点。
詹挽月顺嘴插了句话,问:“师傅,孤儿院是哪年搬迁的?”
司机回想了一下:“七八年了吧,有点年头了。”
这么久。
詹挽月追问:“是政府扶持的吗?”
“不是,私人资助。”
这大概是一件在当地挺轰动的事情,司机聊起来都不需要回忆细节,张口就来。
“听说资助人是京北的大老板,家底丰厚不说,也是够有善心的,愿意在这种公益项目上面投了十几亿……不对,应该都不止十几亿了,因为每年都有捐款,一直没断过。从最开始迁址,重修孤儿院,修路,旧址开发,填湖……反正搞了好多。”
“等到地方你们就知道了,现在的泊北孤儿院修得特漂亮,里面的基础设施比着大城市私立学校整的,这些孩子命苦,可是也享福啊,以前孤儿院的孩子哪有这条件。”
司机接下来又说起以前孤儿院的条件有多艰苦,讲得绘声绘色。
宁愫听得泪眼汪汪,一直握她的手。
詹挽月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抚,心里一片柔软,同时也担心宁愫这么哭下去会伤神。
她赶紧转移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