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北麓而去。这会稽山群峰中并无深壑险谷,山势也多为坦荡,大军行进亦无困难。只是为了避人耳目,宇文博带着人马先往西南深山中绕了些路,再折转向北而去。大军走了一日,于次日晚间,行至一个山坳,宇文博见此处地势开阔,视线开朗,又有一条溪水穿过山丘,蜿蜒而过,正利于扎营,再算算脚程,距临浦至多还有一日路,他便让兵将沿溪水驻营,决定休整一晚,养足精气,明日再一口气出山决战。
军士扎营完毕,打水、开锅、造饭一番热闹后,而后留下巡逻卫士,众军士便各自休息去了。宇文博仍无倦意,于营中徘徊一阵,一如当日处在崤山中那晚一般,脑中又浮出杨玄瑛之容,想到她说要去寻她二叔,理应就在会稽一带,只是自隋军收复会稽以来数日,自己私下里也多有留意,却始终未寻得她。宇文博轻声叹息,抬头之间,又见青黑夜空中一轮圆月如凝脂皓玉,月光皎如白练,倾洒下来,隐隐勾勒出会稽群峰轮廓起伏延绵,绰约丰姿,婀娜生媚。宇文博也是久居江北之人,第一次见到江南鱼米之乡的似水柔情,不禁有些神醉,他便沿着溪流,缓缓走出营去。
这一走忘路之远近,宇文博独自沿着溪水而进,绕过一个山丘,回头已不见隋军营寨踪影。看来不知觉间已走了不少路程,来日还要行军,不宜远走,他便打算回营。可他正欲转身离去,忽闻前方隐约传来一阵琵琶乐声,琴音夹在晚风之中,忽隐忽现,似有还无,若非他习武之人,耳聪异常,还真难以辩出。
宇文博虽然不通音律,可他驻足原地,侧耳聆听,还闻琴乐清淡幽缓,悦声入耳,和韵揉心,宛如菩提拂子轻撩镜台,拭净尘埃,不禁让人心定神怡。这感觉,虽与那日避雨台前一曲“十面埋伏”令人走火入魔截然相反,但一样都能牢牢抓住人神魂,令人难以自拔。听到此处,宇文博心中已然断定,那抚琴之人,必是杨玄瑛,这正是:
皎月凝清霜,素缭孤影长。
广寒宫深处,谁解满心伤。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