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12年,暮春的青岩镇,本应是一片花红柳绿、祥和安宁的景象,可近来,刘育麟却被一场噩梦纠缠得心力交瘁。梦中那荒废古村的阴森场景、血衣女子的凄厉惨叫,如同诅咒一般,挥之不去。他尝试了各种办法,却始终无法摆脱,无奈之下,决定寻求高人相助。
刘育麟四处打听,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的线索。在茶馆,他听老人们闲聊,于街头巷尾向路人问询,终于从一位樵夫口中得知,镇外的云雾山上,住着一位隐居的道士,名叫清风道长。清风道长道法高深,精通阴阳之术,曾多次帮助村民化解灾祸,只是常人难得一见。
为了摆脱这可怕的困境,刘育麟不辞辛劳,毅然踏上了前往云雾山的路。山路崎岖难行,两旁荆棘丛生,不时划破他的衣衫。烈日高悬,汗水湿透了他的后背,却浇不灭他心中的希望。他攀过陡峭的山崖,趟过湍急的溪流,历经艰辛,终于在山林深处找到了清风道长的住所。
那是一座简陋的茅屋,四周被翠竹环绕,清幽宁静。刘育麟怀着忐忑的心情,上前叩响了门扉。门缓缓打开,一位身着道袍、白发苍苍的道士出现在他眼前。清风道长目光深邃,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似乎能洞悉世间万物。
“道长,在下刘育麟,实在是走投无路,才来打扰您,恳请您救救我。”刘育麟焦急又诚恳地说道,眼中满是期待与绝望交织的复杂神色。
清风道长微微颔首,将刘育麟请进屋内。刘育麟坐定后,便将自己的遭遇和古村的秘密,一五一十地向清风道长详细讲述,从发现泛黄信件,到噩梦连连,再到古村的所见所闻,毫无保留。
清风道长听完,眉头紧锁,脸上的皱纹愈发深刻,表情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此乃大凶之兆,若不及时解决,不仅你性命难保,整个青岩镇都将陷入危机。那些被召唤出的邪灵,怨念极深,一旦冲破束缚,后果不堪设想。”
刘育麟听后,心中大惊,冷汗瞬间湿透了衣衫。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紧紧抓住清风道长的衣角,苦苦哀求:“道长,求您发发慈悲,救救我,救救青岩镇。只要能化解这场灾祸,让我做什么都行。”
清风道长见状,连忙将他扶起,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罢了,此事关乎苍生,我自当尽力而为。你且起来,我们即刻前往古村。”
于是,清风道长与刘育麟一同踏上了前往古村的路。清风道长手持桃木剑,腰悬八卦镜,神色冷峻,步伐沉稳。刘育麟跟在其后,心中既有紧张又有一丝期待。
当他们来到古村时,眼前的景象依旧破败不堪,荒废的房屋在风中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坍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息,让人闻之欲呕。清风道长环顾四周,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他口中念念有词,手中桃木剑挥舞,开始在古村各处布置法阵。只见他身形如电,桃木剑所到之处,皆留下一道道金色的光芒,这些光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防护网,将整个古村笼罩其中。
刘育麟则按照清风道长的指示,在古村各处寻找婉娘的尸骨。他穿梭在残垣断壁之间,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在一处坍塌的房屋下,他发现了一条隐秘的通道,顺着通道走下去,来到了祠堂的地下室。地下室阴暗潮湿,墙壁上爬满了青苔,散发着一股刺鼻的霉味。刘育麟强忍着不适,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突然,他的脚踢到了一个硬物,低头一看,竟是一具布满灰尘和血迹的尸骨。尸骨上还残留着一些破旧的衣物,依稀能看出当年的精美。刘育麟心中一动,他小心翼翼地将尸骨取出,放在祠堂的正中央。
清风道长见状,立刻开始做法超度婉娘的亡魂。他挥舞着桃木剑,口中念诵着超度经文,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来自远古的呼唤。一道道金光从他手中射出,笼罩在婉娘的尸骨上。婉娘的尸骨在金光的照耀下,渐渐发出柔和的光芒,仿佛在回应着清风道长的超度。与此同时,刘育麟在一旁点燃了香烛,诚心祈祷。他闭上眼睛,心中默默念着对婉娘的愧疚与祝福,希望她能早日安息。
在清风道长的努力下,婉娘的亡魂终于得到了安息。她的面容逐渐变得安详,眼中的怨恨也渐渐消散。就在这时,那些被召唤出的邪灵感受到了威胁,纷纷现身,试图阻止清风道长和刘育麟。只见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群黑影从四面八方涌来,它们张牙舞爪,发出阵阵凄厉的叫声,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吞噬。
清风道长毫不畏惧,与邪灵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他施展各种法术,桃木剑在他手中挥舞得虎虎生风,一道道金光